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中國儲能市場如期步入快車道 “十四五”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日期:2021/04/25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4月14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和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聯合主辦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21”在北京召開。會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岳芬正式發布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

4月14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和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聯合主辦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21”在北京召開。會上,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岳芬正式發布了《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對去年海外主要市場和中國儲能市場規模、特點和政策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并對我國儲能市場發展進行了預測與展望。

全球儲能市場規模微增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底,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191.1吉瓦,同比增長3.4%。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172.5吉瓦,同比增長0.9%;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緊隨其后,為14.2吉瓦。在各類電化學儲能技術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13.1吉瓦,電化學儲能和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規模均首次突破10吉瓦大關。

去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儲能行業雖遭受嚴重影響,但經歷上半年的低迷之后,市場逐漸回暖,新增投運儲能項目,特別是電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逆勢而漲,再次刷新單年新增規模記錄,達到4.7吉瓦,超過2019年新增投運規模的1.6倍。

中國、美國和歐州占據去年全球儲能市場的主導地位,三者合計占全球新增投運總規模的86%,并且各自新增投運規模均突破吉瓦大關。

去年美國實現了新增投運規模的突破,與2019 年相比翻一番。新增裝機容量主要來自加州。歐洲清潔能源一攬子政策的實施,為歐洲儲能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以英國為代表的市場和以德國為代表的家用儲能市場表現亮眼,英國政府取消電池儲能項目容量限制,允許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分別部署規模在50兆瓦和350兆瓦以上的儲能項目,正式打開英國大型儲能項目建設的序幕。德國已安裝了30多萬套家用電池儲能系統,新冠疫情更加激發了人們對能源彈性、安全性和實現能源獨立的強烈需求。

中國儲能市場保持快速發展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吉瓦,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8.6%,同比增長9.8%。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1.79吉瓦,同比增長4.9%;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位列第二,為3269.2兆瓦,同比增長91.2%。在各類電化學儲能技術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2902.4兆瓦。

白皮書顯示,儲能產業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資本的關注,國內與儲能相關的投融資金額去年約在74億元左右。

去年,中國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規模1559.6兆瓦,新增投運規模首次突破吉瓦大關,是2019年同期的2.4倍,主要分布在29個省市中(含港、澳、臺地區),裝機規模排名前10位的省市分別是:廣東、青海、江蘇、安徽、山東、西藏、甘肅、內蒙古、浙江和新疆,這10個省市的新增規模合計占去年中國新增總規模的86%。

CNESA指出,去年,中國儲能產業的發展雖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但基于產業內生動力、外部政策,以及碳中和目標等多重利好因素的驅動,儲能裝機逆勢大幅增長,如期步入規模化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CNESA指出,目前我國儲能行業的發展特點有以下幾點:一是國家和地方政策調高儲能產業化發展基調,儲能融合發展趨勢顯現。二是儲能商業化應用期盼市場長效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嶄露頭角。三是儲能技術不斷突破,成本持續下降,新勢力異軍突起,各方加碼進軍儲能產業。

中國儲能市場發展展望

白皮書分物理儲能、熔融鹽儲熱、電化學儲能3類,對“十四五”儲能技術的發展做出預測。

白皮書指出,首先,物理儲能在“十四五”時期將迎來加速發展期。作為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調節工具,抽水蓄能將迎來更快發展;具備大容量、長壽命和高安全性等優勢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未來應用空間巨大;作為高效儲能技術代表的飛輪儲能開始更多參與到石油鉆井、軌道交通、UPS備用電源等領域,在汽車領域也將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其次,熔融鹽儲熱示范項目需加緊落地。隨著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加速,多種能源高度協同發展的趨勢日漸清晰,成本進一步下降且靈活可調的光熱發電電源或將在多能互補及綜合能源基地項目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第三,電化學儲能重啟高速增長,將呈規模化發展大勢。基于保守場景,化學儲能累計規模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57.4%,市場將呈現穩步、快速增長的趨勢。基于理想場景,今年市場累計規模將達661.48萬千瓦;隨著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如果未來兩年能有穩定的贏利模式保駕護航,2024年和2025年將再形成一輪高增長,累計規模分別達到32.7吉瓦和55.9吉瓦。

最后,隨著鉛退鋰進,預計2025年5G基站對鋰電儲能需求將達14吉瓦時。白皮書認為,儲能成本的投資方往往不是儲能收益的享受者,儲能系統投資成本往往由單一環節承擔,但其系統收益體現在多個環節,這制約了儲能行業發展。但隨著電力市場化的進程持續推進,儲能成本在電力系統各環節中的傳導將更為順暢,儲能投資將由“外部因素推動”向“自身經濟性驅動”轉變。

白皮書還對未來儲能關鍵部件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白皮書認為,首先,儲能電池是未來降本的核心環節,磷酸鐵鋰有望成為主流技術路線,技術與規模優勢是核心競爭要素。其次,儲能變流器與光伏逆變器結構與功能高度相似,頭部供應商具有明顯的產品及渠道優勢,有望復制光伏逆變器行業格局。(楊  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