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贏計劃”開啟“新玩法” 施耐德電氣能源業務譜新篇
7月15日,施耐德電氣聯合寧德時代、星星充電共同主辦,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落基山研究所作為合作機構全程參與的“綠色能源管理創贏計劃”開營儀式在上海舉行,13家創新技術企業正式入營,將開啟為期5個月的創新之旅。
聯合創新致未來
“這13家入營企業,完全契合施耐德電氣倡導的‘綠色能源管理’理念,并在電氣化和數字化等方面有著不同凡響的創新能力。” 施耐德電氣中國能源管理低壓業務部戰略與發展總監劉華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據他介紹,“綠色能源管理創贏計劃”自今年5月份發出招募令以來,咨詢報名的企業超過180家,最終網上提交材料的有80家,項目組委會從戰略契合度、創新實力、價值理念等維度出發,經過認真篩選與打分,初選了30家企業入圍。“在經與每家入圍企業詳細交流和綜合評定后,最終確定了13家入營企業。”劉華濤講道。他同時表示,圍繞“3060”雙碳目標的部署與推進,清潔電氣化與數字化技術所產生的疊加效應將是推動能源管理升級的最佳方法,未來需要有更多擔當的科創企業參與其中。“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這樣才能聯合創造出一片藍海,從而實現‘共贏’。”
立足真實場景需求的技術創新,不僅能有效滿足行業 “剛需”,而且也是實現能源管理效率提升與可持續發展的一劑良方。“此次聚焦的能源管理六大場景課題,是完全契合了實際的市場需求與客戶的痛點。”劉華濤同時告訴記者,項目在正式啟動之前,施耐德電氣內部就進行了多輪深入的探討與研究,并不斷與客戶溝通,目的是將課題內容真正具體落實到某一個行業的某個場景。“只有如此,聯合創新解碼的課題,才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
對此,星星充電副董事長鄭雋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達同樣的初衷。星星充電始終以“充電”為圓心,圍繞能源數字化不斷拓展業務。“此次‘充電站EMS電能管理及控制系統’,就是為實現充電站在安全性、可用性、投資回報率、無人值守等核心需求而提出的。”在鄭雋一看來,伴隨電動汽車的大量應用普及,在保障充電站安全的同時實現節能高效,已成為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數據顯示,通過數字化管理分布式電力,能將發電和用電過程的碳排放縮減到1/6。“面對工廠可再生能源發電自建與自消納的趨勢,‘用戶側微網能量管理平臺’則正是基于此提出來的課題。”劉華濤同時告訴記者,“多站融合數據中心的設計管理軟件”課題則是客戶的一個真實訂單。不難發現,施耐德電氣的創贏計劃,其目標是對準了一個非常清楚的應用場景、具體的客戶,然后去破解其中關鍵所在。
與此同時,項目組委會還組建了一支15名資深行業專家的超強導師陣容,為13支入營隊伍提供一對一的專業培訓與指導。“他們將幫助入營企業順利完成PoC(概念驗證)方案構建和驗證,最終形成高可用、可復制、業內領先的綠色能源管理創新解決方案。”劉華濤講道。
在劉華濤看來,掌握數字化技術能力與電氣化技術專長的科創企業,在推動行業數字化低碳轉型方面極具創新與發展潛力。“這些入營企業獲得的不僅是一次實戰經驗,更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的絕佳機會。我們希望通過‘綠色能源管理創贏計劃’,與生態伙伴以及中國創新生態圈密切合作,協同創新,一同助力能源行業數字化低碳轉型。”
共創共贏謀發展
如今,推動行業數字化低碳轉型,并非單個企業或組織能夠獨自完成,更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作為入選“用戶側微網能量管理平臺”課題企業之一,中科國綜(北京)能源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國綜”)副總經理劉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他表示,無論是實現碳中和還是綜合能源服務,一定是一個生態圈齊心聚力的結果。“中科國綜是一家以能源互聯網為核心產品的碳中和全生態服務商,其背后有著國網綜能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的強大支撐,實力雄厚。”據劉偉介紹,目前,中科國綜已與施耐德電氣達成意向,計劃對施耐德電氣中國多家工廠及物流中心等進行零碳排放的建設。
早在2014年,施耐德電氣在歐洲成功打造了歐瑞府“零碳園區”標桿項目。劉偉表示,借助此次合作,是要將這個“零碳園區”成熟的平臺與軟件引進到國內,通過國內實際場景的適配性檢驗與改進,繼而在中國大面積去推廣。“脫碳轉型工作更需要做得扎實有效,而絕非僅僅獲得一張碳中和證書那么簡單。”在他看來,節能降耗以及推動再電氣化進程固然重要,但如何發現并建立一種合理的三贏商業模式更是不可或缺。
不難發現,“綠色能源管理創贏計劃”不僅讓入營企業直接獲得專業的能源管理咨詢機會以及成熟解決方案的使用機會,在有效提升能源管理效率的同時,更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據劉華濤介紹,入營的優質科創企業還將有機會獲得施耐德電氣創投資本直接投資,共同挖掘全球商機。“科創企業一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方案,往往缺乏與行業具體場景結合的機會;另一方面雖然已有了一定的積累,但缺乏大規模去復制推廣的機會。”他同時指出,施耐德電氣聯合的這4家合作方,均有著深厚的行業基礎與積累,有著廣泛的客戶群體,能夠為這些科創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鄭雋一則表示,投資孵化也將是此次活動一大亮點。“星星充電希望通過借助這樣的選‘秀’,去吸納有一定潛力的合作伙伴。”同時他坦言,戰略的協同性是衡量考核的關鍵一環,星星充電更關注供應鏈以及下游延伸的服務端。“一個團隊干事業的精氣神,更是我們看重的!”
對于項目活動最終產生的效果,劉華濤則表示,一是能讓施耐德電氣有機會去投資一兩家企業,二是希望共研共創PoC方案能夠真實落地帶來訂單。“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樣卓有務實的拓展市場活動,可以去吸納更多技術領先的科創企業,去積極投身到能源‘脫碳’的大潮中。”他同時告訴記者,“綠色能源管理創贏計劃”第一季的入營企業將于今年12月初進行成果展示。“未來,我們將這種共創共贏的活動持續開展下去。”
不難發現,兼顧可行性與經濟性,施耐德電氣一直在“綠色能源管理”領域不斷探索未知和不斷完善已知。碳中和趨勢下,技術創新與開放合作日益成為實現突圍關鍵要素。“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集結更多創新力量,不斷為能源行業的數字低碳發展提供新思路與新方案,與更多生態合作伙伴,共創共贏可持續的未來。”劉華濤指出。(韓建新)
- 05-24錨定“脫碳”大市場 施..
- 04-14施耐德電氣發布新一代 F..
- 03-05施耐德電氣龐邢健:以“..
- 01-25施耐德電氣發布白皮書 ..
- 09-29以數字化創新推動能源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