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做好電力行業防洪度汛、迎峰度夏工作
“今年入夏以來,全國自然災害多發,多地出現汛情,電力供應受到一定影響。”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二級巡視員張揚民表示,國家能源局扎實做好電力行業防洪度汛和迎峰度夏工作,保持了電力系統總體安全,河南特大暴雨、臺風“煙花”等搶險救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積極布局防洪度汛工作
張揚民對國家能源局針對電力行業防洪度汛工作進行了總結。
一是提早進行動員部署。一季度,國家能源局對電力行業防汛進行總體部署,明確了6項重點任務,要求各單位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強化落實措施,統籌做好汛期準備、汛中應急和汛后評估工作。4月,組織召開了電力行業防汛動員部署會,督促各單位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提高站位、抓住關鍵,加緊做好隱患治理、預案演練等重點工作。
二是做好汛前隱患排查。立足防大汛、搶大險和救大災,督促企業梳理易受洪澇災害影響的重點環節部位,深入排查度汛風險隱患。各派出機構聯合地方電力管理部門,結合電力應急專項督查、建黨100周年保電工作,開展了多輪次“四不兩直”檢查,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認真落實隱患整治措施,絕大部分隱患汛前實現閉環整改。
三是加強防汛應急演練。組織調研組赴安徽、湖北等地,選擇防汛任務重的企業一線,指導各單位加強防汛專業培訓,加強物資儲備。督導電網、發電和電力建設企業結合實際,重點開展山洪、泥石流、臺風、城鎮內澇、垮壩漫壩和水淹廠房等場景應急演練,進一步提升應急實戰能力。
四是扎實開展應急值守。利用全國水電站大壩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控大壩狀況,在線發布水情水文信息,動態提醒災害風險。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第一時間響應。及時梳理匯總重大災害應急處置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溝通報送相關信息。
五是突出抓好河南強降雨等重大災害應急。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成立河南前方工作組趕赴一線指揮協調,與河南省能源主管部門、派出能源監管機構成立工作專班,梳理企業防汛救災、生產經營等方面訴求,“一企一策”逐一對接協調解決;落實國家防總專題會議精神,多次召開現場會保障協調,組織企業“一戶一策”全力開展搶險救災,確保受災地區居民用電按防總要求的時限恢復。針對電煤供應難題,對國家緊急從山西、陜西和內蒙古支援河南的電煤運輸計劃進行督促落實;協調發放800個綠色通行證,推動解決省內電廠電煤運輸困難問題。對于臺風“煙花”等災害影響,國家能源局也密切跟蹤關注,指導有關單位全力做好應急處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河南、浙江、上海和江蘇等受災地區的能源供應正在有序恢復。
有效開展迎峰度夏工作
近年來,我國電力供需結構不斷變化。從需求側來看,二產用電比例下降,居民和三產用電比例上升,空調降溫負荷大幅增長;從供應側來看,電源結構不斷優化,新能源快速發展。受此影響,我國電力供需越來越呈現“平時充裕、尖峰緊張”和“整體平衡、局部緊張”的新特征。
張揚民表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為保障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國家能源局以問題為導向,積極為各地協調處理電力供需矛盾。具體開展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電力供應保障現場調研、協調和督導。能源局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司局,赴電力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的地區調研掌握一手數據,組織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和電力企業研究會商保供措施,督促有關單位和電力企業切實做好電力保供工作,協調解決向缺電地區增供外送電量、增加電煤生產供應等實際問題。
二是推進各類電源尤其是支撐性電源開機運行。截至6月,全國發電裝機同比增長接近10%,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分別超過30%和20%。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于6月28日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實現所有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福清核電5號、田灣核電6號機組共228萬千瓦投產。同時推動電力緊缺地區具備條件的支撐性電源投入運行,充分發揮煤電的保供“壓艙石”作用。
三是壓實地方責任,科學組織有序用電工作。把保障民生用電放在首位,指導地方主管部門按照需求響應、錯峰避峰和有序限電的順序安排電力電量平衡,細化完善電力可中斷負荷實施方案,確保民生、重點用戶和重要公共服務設施的電力供應。同時發揮12398能源監管熱線作用,暢通民生訴求反饋渠道。各派出能源監管機構及時報告,會同當地主管部門研究解決電力供應問題,及時解決群眾用能訴求。(林 楚)
- 07-091—5月我國電力交易中心..
- 06-15電力變壓器等五類產品能..
- 05-25中電聯:1—4月我國電力..
- 05-11一季度電力行業綠色低碳..
- 03-29中廣核電力去年實現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