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 Power研究:自主新勢力領跑 汽車智能化創新賽場
全球領先的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機構J.D. Power(君迪)近日正式發布2021中國汽車智能化體驗研究SM(TXI)。研究顯示,自主新勢力品牌技術創新能力突出,智能化用戶體驗和先進技術配置的滲透率均領先于其他品牌陣營;主流傳統能源汽車中,自主高端品牌技術創新水平力壓合資品牌,依托智能化實現品牌向上之路。
中國汽車智能化體驗研究始于2020年,由中國汽車科技配置體驗研究更名而來,以幫助汽車廠商更好地聚焦智能化發展。該研究衡量了擁車期為2至6個月的新車車主對42項技術配置(其中26項為先進技術配置)的質量反饋和使用體驗,同時結合配置裝配率和使用率表現計算品牌創新指數(以1000分計),對汽車品牌的整體創新能力進行評價。
J.D. Power汽車智能化體驗研究(TXI)是J.D. Power繼新車質量研究(IQS)和汽車產品魅力指數研究(APEAL)之后的又一項重要產品類行業標桿研究,有助于汽車廠商了解消費者對先進技術配置的認知,在先進技術配置被大規模使用之前對其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改善未來車主的體驗。這3項研究共同為汽車廠商了解汽車技術配置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體驗和制定改進方案提供了綜合的分析視角。
研究顯示,去年行業平均品牌創新指數為504分,其中,自主新勢力在品牌創新指數(590分)及兩大研究因子——功能表現指數和市場深度指數方面的表現均領先于其他品牌陣營,主流傳統能源汽車則以492分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及其他品牌陣營。研究也發現,雖然主流傳統能源汽車智能化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但其中自主高端品牌的表現搶眼,以大比分領先于眾多合資品牌,位居傳統能源汽車前三甲。
J.D. Power中國區汽車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蔡明表示:“毫無疑問,已經有越來越多玩家進入了智能化賽場,無論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還是新晉力量,都希望抓住這僅有的一次制勝新賽場的機會。在賽程起始階段,自主新勢力繼續保持先發優勢,自主高端品牌依托智能化積極實現品牌向上,傳統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難分伯仲……對汽車廠商來說,越是硝煙彌漫的戰場,就越需要回歸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本身——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用戶最有需求的領域,同時專注于提升先進技術配置的感知質量和使用體驗,方能在智能化新賽場贏得一席之地。”
這項研究還發現,車企對引入先進技術配置較為謹慎。與去年相比,先進技術配置的裝配率提升有限,其中,電動車能量管理助手APP和原裝行車記錄儀裝配率增加9個百分點,駕駛員監測增加7個百分點。而數字鑰匙和領航輔助駕駛裝配率增加不足1個百分點。
先進技術配置使用率穩步提升。與去年相比,兩年研究都涵蓋的14項先進技術配置的深度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經常使用或每次都使用人臉識別的車主比例提升19個百分點,倒車側方預警和手勢控制使用率提高17個百分點。
“不易理解/難以使用”和“不穩定/不準確”導致了用戶對先進技術配置的質量抱怨。車主抱怨最多的3項先進技術配置是流媒體后視鏡(18.5個PP100,即每百輛車問題數)、遠程泊車(17.7個PP100)和指紋識別(16.8個PP100),流媒體后視鏡和遠程泊車主要因為“工作不穩定/不準確”導致抱怨,指紋識別主要由于“不易理解/難以使用”導致抱怨。
用戶對先進技術配置的有效性及響應速度的滿意度有待提高。智能駕駛類配置的主要用戶體驗短板是有效性(7.14分,以10分計)、響應速度(7.15分)和實用性(7.16分),智能座艙類配置的用戶抱怨亦集中在有效性(7.21分)和響應速度(7.22分),僅略好于對界面美觀的滿意度 (7.20分)。
今年的研究中共有3個細分市場符合頒獎條件。豪華傳統能源汽車中,梅賽德斯-奔馳以550分排名第一,寶馬和保時捷以534分并列第二。主流傳統能源汽車中,WEY以549分排名第一,領克(532分)和一汽紅旗(521分)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這3個品牌同時也是自主高端品牌。主流新能源汽車中,小鵬以615分排名第一,特斯拉(597分)排名第二,理想(577分)排名第三。豪華新能源汽車因為可參與排名的品牌數量不足,因而沒有獎項頒出。
2021中國汽車智能化體驗研究(TXI)基于去年6月至今年3月之間購車的32141位傳統能源車主和去年9月至今年3月之間購車的3976位新能源車主的真實反饋。研究覆蓋58個品牌的264款傳統能源車型和28個品牌的50款新能源車型,數據收集工作于去年12 月至今年5月間分別在70個中國主要城市進行。(丁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