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內大規模提高河南省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
“河南省建筑屋頂資源豐富,開發建設屋頂光伏潛力較大。通過大力推進屋頂光伏發電建設,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使得河南省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大幅提高,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落地見效,一批‘光伏+’特色工程發揮示范帶動效應,有力支撐河南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居民用能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得到提升。”近日,河南省發布《河南省加快推進屋頂光伏發電開發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截至9月1日,河南省共有66個縣(市、區)開展屋頂光伏整縣開發試點建設。全部建成后,可有效開發屋頂面積2.4億平方米,建設光伏發電約1500萬千瓦,直接投資約600億元,年發電量可達150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費450萬噸,通過電費優惠推動工商業企業降低電費支出約6億元,通過屋頂租金實現群眾增收約12億元,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隨著《方案》的實施,將推動一批整縣、整市屋頂光伏試點落地見效,高標準打造一批“光伏+”特色工程,將帶動河南屋頂光伏提速發展,有效增加綠色能源生產供給,為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發揮重要作用。
《方案》提出,首先要加快建設一批“光伏+”特色工程。按照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和高質量應用的原則,重點在黨政機關、校園、醫院、基礎設施和公共建筑等領域發展光伏應用,打造一批陽光工程,形成示范效應。
一是陽光機關工程。在黨政機關辦公樓集中開展光伏發電改造,優先支持各級政府機關先行先試,打造示范效應,提升人民群眾對光伏發電的認同感。
二是陽光校園工程。鼓勵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充分利用屋頂資源開展光伏發電建設,重點支持大中專院校結合專業設置,開展光伏發電建設應用,打造特色實訓基地。
三是陽光基礎設施工程。大力推進光伏發電在機場、火車站、軌道交通檢修廠、停車場、公交場站、加油(氣)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污水處理廠等的應用,助力打造智能基礎設施。
四是陽光公共建筑工程。推廣光伏發電在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和醫院等公共建筑領域的建設應用。加強新建建筑光伏發電應用方案設計,政府投資項目優先開展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
其次,強力推進一批整縣(市、區)屋頂光伏開發試點。《方案》指出,已列入河南省整縣(市、區)屋頂光伏開發試點的縣(市、區)(詳見附件1),要利用好“1+1+X”建設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大型能源企業技術優勢、政策性銀行資金優勢以及屬地平臺公司、骨干企業資源協調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全面提升縣域鄉村能源生產和消費水平。其它縣(市、區)也可參照推進。
一是建立推進機制。各試點縣(市、區)政府牽頭,成立相關職能部門、電網企業和牽頭開發企業共同參與的工作專班,強化力量配置和工作協同。政府職能部門重點協調落實資源、完善政策環境;電網企業重點做好配電網升級改造、接網服務和發布電力供需指引等相關工作;牽頭開發企業應與上報方案一致,重點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切實保障試點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二是完善開發方案。各試點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屋頂光伏整體開發方案,深入摸排適宜建設屋頂資源,會同電網企業研究確定試點建設規模和分年度建設時序,強化政策激勵和監管措施,建立屋頂光伏、儲能設施安全管理和消防應急預案,增強整體開發方案的可操作性。電網企業要深入參與整體開發方案編制,結合當地用電負荷和地市電網條件出具消納意見;要合理確定項目并網方式,屋頂光伏項目優先接入低電壓等級,超出變電容量后可匯集接入上一電壓等級。開發企業要結合開發時序、當地用電負荷發展情況,開展配套儲能相關論證,通過共享儲能和分布式儲能并舉,促進分布式光伏所發電力就地就近消納。
三是建立工作臺賬。各省轄市發展改革委對照各縣(市、區)開發方案編制情況,建立專項工作臺賬,明確項目建設任務、產業落地目標、鄉村振興舉措等關鍵環節,扎實有序推進試點建設。相關臺賬于9月20日前向河南省發改委報備。
四是做好年度評估。試點縣(市、區)要及時調度總結整體開發方案進展情況,于每年12月底前形成試點工作年度報告,報省轄市發改委及省發改委。對于年度臺賬完成情況較差的試點縣,“十四五”期間原則上不再安排其它試點示范類任務。
最后,為了保證《方案》得以順利實施,《方案》還安排了五項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省級成立由省發改委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教育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衛生健康委、事管局、省電力公司以及國開行河南分行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協調解決相關事宜。各地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確保相關目標、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二是做好消納保障。電網企業提前介入,密切配合各地專項方案編制工作,按照“簡便高效”原則,優化屋頂光伏接網流程,加強配電網升級改造,保障屋頂光伏“應接盡接”、“年度滾動”。
三是提供產業支撐。加強重大項目培育和產業鏈招商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積極爭取光伏龍頭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豫發展,不斷壯大河南省戰略新興產業,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加強金融支持。國開行河南分行等政策性銀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低利率、長周期的綠色信貸服務,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效避免金融風險。鼓勵保險公司及時跟進,為光伏發電項目提供保險服務,降低施工、極端天氣等可能造成的投資風險。
五是建立考核體系。依托河南省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項目開工、建設、并網和運行全流程線上管理,實時掌握工程進度。定期對各市縣項目推進情況進行考核評價,推進快的縣(市、區)在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專項考核中予以加分,在后續項目安排中優先考慮。(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