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202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將達到39%左右

日期:2022/04/02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十四五”能源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分別作出詳細部署。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以下簡稱《“十四五”能源規劃》)。《“十四五”能源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增強能源供應鏈穩定性和安全性,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分別作出詳細部署。

“十四五”能源規劃亮點

可以看到,《 “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名稱有了新的變化,如何理解現代能源體系?《“十四五”能源規劃》與以往的5年規劃相比,有何創新點和亮點?

對此,國家能源局表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規劃名稱的變化,實質上反映了新階段發展形勢和發展要求的變化。

從全球發展的大趨勢看,世界能源正在全面加快轉型,推動能源和工業體系形成新格局,綠色低碳發展提速,能源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能源生產逐步向集中式與分散式并重轉變,全球能源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和多極化趨勢。我國要加快構建順應世界發展趨勢的現代能源體系。

從新階段新要求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強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取得重大進展,并明確了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任務。能源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我國要加快構建順應現代化經濟體系內在要求的現代能源體系。

《“十四五”能源規劃》提出,應主要從3個方面推動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一是增強能源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安全是能源發展的首要任務,“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從戰略安全、運行安全、應急安全等多個維度,加強能源綜合保障能力建設。到2025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更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

二是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綠色低碳變革。“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關鍵,重點就是做好增加清潔能源供應能力的“加法”和減少能源產業鏈碳排放的“減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模式,到2025年,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三是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科技創新是能源發展的重要動力,“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發揮好科技創新引領和戰略支撐作用,增強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能源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推動能源系統效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供需相對寬松,但還是出現了電力、煤炭、天然氣等供應時段性偏緊的情況。2021年全球能源供應緊張,我國煤炭、電力供應壓力也比較大。因此,有力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也是《 “十四五”能源規劃》的重點內容之一。

《 “十四五”能源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深入推進,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能源消費仍將剛性增長,能源保供的壓力持續存在,將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的原則,以保障安全為前提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加強能源自主供給能力建設,確保能源供需形勢總體平穩有序。

一是著力增強能源供應能力。統籌推動非化石能源發展和化石能源清潔利用,把供給能力建設擺在首位。一方面要做好增量,就是要把風、光、水、核等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好,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持續擴大清潔能源供給。另一方面要穩住存量,發揮好煤炭、煤電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有序釋放先進煤炭產能,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建設支撐性、調節性的先進煤電,著力提升國內油氣生產水平。

二是加快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提升能源資源配置能力,做好電網、油氣管網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強電力和油氣跨省跨區輸送通道建設。建立健全煤炭儲備體系,加大油氣增儲上產力度,重點推進地下儲氣庫、LNG接收站等儲氣設施建設,提升能源供應能力彈性。

三是加強能源應急安全保障能力。這是能源保供工作的重要方面,既要加強風險預警,建立健全煤炭、油氣、電力供需預警機制,還要做好預案、加強演練,提高快速響應和能源供應快速恢復能力。特別是對于電力應急安全保障,要不斷完善有序用電方案和應急預案體系,提高電網互濟支撐水平,提升電力應急供應和事故恢復能力。

有效落實《綱要》目標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是碳達峰碳中和主要指標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也提出了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20%左右的發展目標。《 “十四五”能源規劃》如何落實《綱要》的目標任務,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對此,國家能源局指出,《“十四五”能源規劃》全面落實《綱要》有關能源發展的目標任務,《綱要》中能源相關的目標指標共4個,分別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和18%,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這些指標之間銜接匹配、互為支撐,共同構成“十四五”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是體現能源結構低碳轉型的主要指標,因此,《“十四五”能源規劃》從消費側和供應側兩個方面明確了任務舉措,確保《綱要》里提出的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在能源消費側,《“十四五”能源規劃》著力從3個方面推動形成綠色低碳消費模式。一是完善能耗“雙控”與碳排放控制制度,嚴格控制能耗強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十四五”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二是實施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行動,著力提升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能效水平,實施綠色低碳全民行動。三是大力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嚴格控制鋼鐵、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業煤炭消費,全面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深入推進電能替代,提高終端用能低碳化、電氣化水平。

在能源供給側,一方面,考慮到非化石能源主要以電的形式利用,支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的目標,《“十四五”能源規劃》在指標設置上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十四五”期間提高5.8個百分點。在任務安排上,《“十四五”能源規劃》對水、核、風、光等非化石能源發電作出統籌安排,提出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生物質發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并在項目專欄中明確了“十四五”重點發展區域及工程項目,力爭2025年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8億千瓦左右,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另一方面,《“十四五”能源規劃》對非化石能源非電利用也安排了相應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程,包括核能綜合利用、生物質燃料、地熱能供熱制冷等。

有理由相信,以上目標任務的實施,將有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林  楚)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