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
近日,工信部印發了《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或認定標準。
優質中小企業評價和申請,堅持企業自愿、公開透明的原則開展。特別強調的是,工信部不委托任何機構開展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評價認定相關的培訓、咨詢、輔助申報工作,企業只需按要求如實填報提交相關材料即可,不收取任何費用。
尚缺統一的評價標準
優質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基礎力量,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19部門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中,將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列為九大工程之首。目前,已累計培育“小巨人”企業4762家,帶動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8萬多家。
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但也面臨標準不統一、服務不精準、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比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但創新型中小企業因為缺少評價標準,目前各地都在探索,概念認識上存在差異;再如,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標準由各地自行制定,各成體系,不利于培育工作的持續開展。
為進一步提升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和精準化水平,工信部在前期開展培育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辦法》。《辦法》將優質中小企業分為3個梯度,層次分明、相互銜接,既有利于不同層次的企業看清差距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也有助于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提高服務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滿意度。
明確評價或認定標準
《辦法》明確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或認定標準,以附件形式發布。
其中,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標準包括創新能力、成長性、專業化3類6個指標,滿分100分,企業得分達到60分以上即符合創新型中小企業標準。考慮到創新型中小企業是優質企業培育的廣泛基礎,標準設置不宜過高。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包括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研發費用總額、研發強度、營業收入等基本條件,并從專、精、特、新四方面設置13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分,滿分100分,企業得分達到60分以上即符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標準。考慮到各地企業發展水平差異,在堅持全國統一標準的基礎上,留有15分“特色指標”由各省結合本地特色進行設置,既確保企業水平總體上大致相當,又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圍繞專、精、特、新以及產業鏈配套、主導產品共6個方面,分別提出定量和定性指標。考慮到“小巨人”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排頭兵,被認定企業需滿足全部指標要求。
同時,為避免一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鏈作用突出的企業,因為“偏科”無法通過,工信部通過設置直通車的方式,對這類企業進行了適度傾斜。
培育分三個層次
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對此,工信部解讀道,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優質中小企業培育的三個層次,三者相互銜接、共同構成梯度培育體系。
具體來看,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是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培育目標是100萬家左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培育目標是10萬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位于產業基礎核心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創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術、細分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培育目標是1萬家左右。
“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不可能一蹴而就,三類企業代表了優質中小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在評價或認定標準的設置上,也體現了這一思路。”工信部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們希望初創中小企業能夠沿著這樣一個梯度去發展,也希望經過若干年的持續培育,這些優質中小企業里能夠有一大批企業成長為國內國際知名企業。”
重點培育制造業企業
工信部鼓勵各類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工商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企業,不區分所有制,都可以申報。
當然,優質中小企業必須滿足一些基本要求,比如: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近3年未發生過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等。
在產業導向上,培育工作以制造業企業、制造業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企業為主,突出產業鏈屬性,重點鼓勵位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核心領域的企業。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房地產、娛樂業等企業,暫不列為培育對象。同時,工信部也會加強動態管理,如果發現已被認定的企業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或數據造假的,堅決取消認定。
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將就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出臺實施細則。工信部每年將印發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2022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工作將于6月上中旬啟動。
工信部強調,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作,重點在“培育”二字,培育的功夫下準了、下足了,優質中小企業自然會更多涌現出來。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著力構建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公益性服務協同促進的服務體系,引導各類服務機構加大對優質中小企業的服務幫扶力度,通過搭建創新成果對接、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創新創業大賽等平臺,匯聚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