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全國集中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楊蔭凱介紹,近年來,我國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整治,收費項目逐步減少,收費行為更加規范,企業負擔不斷減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涉企“三亂”問題治理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目前部分領域涉企違規收費問題仍時有發生,形式上也具有隱蔽性。
楊蔭凱舉例道,在一些壟斷性較強的領域,有的收費主體利用優勢地位自設收費項目、自定收費標準,部分服務項目收費過高;有的單位利用壟斷地位在提供水電氣暖等公共服務時收取不合理甚至已明令取消的費用;有的金融機構利用信息優勢讓企業承擔本應由銀行自己承擔的評估費、服務費、證明費等;還有的行業協會商會借助行政權力和影響力“搭車收費”,變相加重企業負擔。特別是在當前著力為企業減負的大形勢下,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政府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
“今年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受國際環境復雜和國內疫情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少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增多。”楊蔭凱說,為應對當前發展形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著力減輕企業負擔、穩住經濟大盤。如果這些政策不能落到實處,甚至出現向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不僅大大抵消減稅降費的政策效果,也會嚴重破壞營商環境和政府公信力。
為此,四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此次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目的是通過重拳出擊、猛藥去疴,嚴厲打擊各類涉企“三亂”和不落實國家降費減負政策等行為,保障助企紓困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方案》將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領域作為專項整治行動的重點,并明確了各領域整治的重點任務。
“交通運輸是市場經濟的經脈,也是保障民生、防控疫情的重要支撐。交通物流領域鏈條長、參與者多,涵蓋鐵路、公路、水路和民航等多種運輸方式,涉及船代貨代、堆存保管、貨物運輸和報關通關等多個環節。”交通運輸部財務審計司司長盧尚艇表示,開展交通物流領域的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內在要求,也是激發交通物流市場主體活力、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保障。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分為部署準備、分領域自查自糾、聯合檢查、總結評估等4個階段。其中,6月是部署準備階段;7月到9月是分領域自查自糾階段,督促收費主體主動規范整改,深入摸排投訴舉報線索及相關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10月是聯合檢查階段,由有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重點部門、重點地區、重點領域涉企收費情況實地開展抽查檢查;11月是總結評估階段,要深入評估分析涉企違規收費問題,研究完善長效監管機制。
聯合檢查組將有市場監管總局牽頭成立,根據有關問題線索和自查自糾情況,實地開展抽查檢查。對發現的涉企違規收費項目要嚴肅整改、堅決取消,對違規收費主體綜合采取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予以聯合懲戒,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例公開曝光。
此外,《方案》還公布了專項行動期間12381、12315兩部熱線電話,專門接受社會對涉企違規收費問題的投訴舉報,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