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十四五”時期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占比將超過50%

日期:2022/07/11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報告預計,2022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將達5500萬千瓦以上,新增光伏長級規模達到1億千瓦左右。“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50%。

近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地熱能、海洋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不斷開拓應用和示范創新。

《報告》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編寫,至今已經連續發布6年。《報告》對可再生能源行業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發展狀況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對“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報告預計,2022年,我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將達5500萬千瓦以上,新增光伏長級規模達到1億千瓦左右。“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占比超過50%。

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入新階段

《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迎來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能源轉型進程明顯加快,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能源低碳轉型的主導方向。雖然新冠疫情繼續在全球蔓延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持續影響,但全球可再生能源依舊保持快速增長。

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306393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達25666萬千瓦,與2020年基本持平。

同時,中國可再生能源也進入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和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容量1063.94吉瓦,在全國電源裝機中的占比為44.8%,同比增長14.4%;發電量占比29.7%,同比增長12.1%。

2021年,我國常規水電已建裝機容量35453萬千瓦,年新增投產1800萬千瓦。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白鶴灘水電站首批600萬千瓦機組投產,主要流域全年來水整體偏枯,全國水電平均年利用小時數3622小時,比2020年減少203小時。在技術進步方面,我國百萬千瓦級發電機組投產發電,實現高端裝備制造重大突破,高海拔地區水電工程實現智能制造。

風電方面,2021年,我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32848萬千瓦,同比增長16.9%,新增并網裝機4757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3067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1690萬千瓦。風電機組加速大型化,半直驅傳動技術市場份額逐步增大,風電葉片最長記錄不斷刷新。

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54.93吉瓦,其中光伏為54.88吉瓦,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06.56吉瓦,同比增長21.8%。發電量達32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5%,占總發電量的3.9%。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規模突破100吉瓦,占全部光伏發電規模的1/3。

氫能方面,全國氫氣年產量約3342萬噸,同比增長33.7%,帶動制氫電解槽市場發展,成為世界最大制氫國家。我國多地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示范,形成張家口、寧東、內蒙古等地為代表的產業建設示范區。新建加氫站127座,累計建成加氫站255座,運營加氫站83座,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各環節相關示范應用項目陸續啟動。

2021年,我國生物質發電投資額達1400億元,同比增長15%,投資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受農林生物質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我國生物質發電單位造價成本較2020年提高8%以上。同時,受新冠疫情、全球貨幣寬松和供需關系等因素影響,全國生物質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達4840小時,較2020年減少350小時,下降6%。

趨勢展望

《報告》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和展望,并對“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如何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報告》在預測我國“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時指出,一是“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進入大規模躍升式發展階段,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占比將超過50%,同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增量中的占比將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增長。

二是抽水蓄能將實現快速發展。到2022年底,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將達4500萬千瓦左右,創新驅動工程建設和裝備制造水平將得到提升,我國將制定抽水蓄能電價機制實施細則。

三是一體化開發助推光熱發電發展,充分發揮光熱發電儲能調節能力,推動基地一體化建設運行。預計2022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達1億千瓦左右。光伏發電技術將不斷保持進步,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日趨協調。

四是海上風電將迎來大規模發展。2022年,風電預計新增并網容量達5500萬千瓦以上,含海上風電600萬千瓦,我國將優化近海海上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加強風電前沿核心技術創新,促進行業降本增效。

五是氫規模有望再上新臺階,生物質能非電利用將進一步提升。“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生物質發電向熱電聯產轉型升級,推進生物天然氣產業化示范項目建設,優化開發利用體制機制,完善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十四五”期間,國內可再生能源制氫量將達到10萬~20萬噸/年,將推進權責明晰、協同配合的氫能產業發展機制,加快關鍵材料和核心組件的技術攻關與轉化應用。

《報告》對“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報告》表示,要加快研究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基地開發電價政策;完善抽蓄電價機制,加強需求規模分析、項目布局論證;加強風電前沿核心技術創新,推動風電降本增效,堅持統籌兼顧發展原則,完善管理機制;堅持提質增效,攻關光電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技術;完善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推進地熱信息系統建設,加強行業管理;加快儲能技術攻關,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推動氫能關鍵材料和核心組件的技術攻關;多措并舉推動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應用,積極推進水風光一體化基地開發。(楊  歌)

文件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