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門發文 多措并舉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
為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系統指導各地方和各主體加快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統籌推進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著力解決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和產業化問題。
場景創新是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以供需聯動為路徑,實現新技術迭代升級和產業快速增長的過程。推動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對于促進人工智能更高水平應用,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指導意見》指出,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數據和算力資源日益豐富、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為開展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但仍存在對場景創新認識不到位,重大場景系統設計不足,場景機會開放程度不夠,場景創新生態不完善等問題,需要加強對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工作的統籌指導。
《指導意見》提出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場景創新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產業增長的新路徑,場景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上水平。具體目標分為以下4個方面。
一是重大應用場景加速涌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研究發現、重大活動保障等領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廣的重大應用場景。二是場景驅動技術創新成效顯著。通過場景創新促進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系統平臺優化升級,形成技術供給和場景需求互動演進的持續創新力。三是場景創新合作生態初步形成。初步形成政府、產業界、科技界協同合作的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體系,場景創新主體合作更加緊密,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四是場景驅動創新模式廣泛應用。場景開放創新成為地方和行業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一批場景開放政策措施和制度成果。
《指導意見》提出,要著力打造四大人工智能重大場景。第一,圍繞高端高效智能經濟培育打造重大場景。鼓勵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促進智能經濟高端高效發展。
例如,制造領域優先探索工業大腦、機器人協助制造、機器視覺工業檢測、設備互聯管理等智能場景;物流領域優先探索機器人分流分揀、物料搬運、智能立體倉儲以及追溯終端等智能場景;交通運輸領域優先探索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技術在園區內運輸、擺渡接駁、智能配送、貨車編隊行駛、港區集裝箱運輸、港區智能作業、船舶自主航行等方面的智能應用場景等。
第二,圍繞安全便捷智能社會建設打造重大場景。以更智能的城市、更貼心的社會為導向,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生態環保、醫療健康、教育、養老等領域持續挖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機會,開展智能社會場景應用示范。
例如,城市管理領域探索城市大腦、城市物聯感知、政務數據可用不可見、數字采購等場景;交通治理領域探索交通大腦、智慧道路、智慧停車、自動駕駛出行、智慧港口、智慧航道等場景;生態環保領域重點探索環境智能監測、無人機器自主巡檢等場景。智慧社區領域探索未來社區、無人配送、社區電商、數字餐廳等場景。
第三,圍繞高水平科研活動打造重大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成為解決數學、化學、地學、材料、生物和空間科學等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的新范式,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在文獻數據獲取、實驗預測、結果分析等方面作用,重點圍繞新藥創制、基因研究、生物育種研發、新材料研發、深空深海等領域,以需求為牽引謀劃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融合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和領域數據知識,實現重大科學問題和發現的研究突破。
第四,圍繞國家重大活動和重大工程打造重大場景。在亞運會、全運會、進博會和服貿會等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舉辦中,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為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應用提供測試、驗證機會。鼓勵在戰略骨干通道、高速鐵路、港航設施、現代化機場建設等重大建設工程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重大工程建設效率。
除了圍繞上述4個方向打造四大人工智能重大場景,《指導意見》還要求從四方面著手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能力,即強化企業場景創新主體作用,鼓勵高校院所參與場景創新,培育壯大場景創新專業機構,以及構筑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高地。
與此同時,通過推動場景算力設施開放,集聚人工智能場景數據資源,多渠道開展場景創新人才培養,以及加強場景創新市場資源供給等措施,加強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要素供給。
在打造重大場景,提升創新能力和加強創新要素供給的基礎上,《指導意見》還要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場景開放。不僅鼓勵常態化發布人工智能場景清單,推動人工智能培育從“給政策”“給項目”到“給機會”轉變,還支持舉辦高水平人工智能場景活動,鼓勵組織人工智能場景主題創新大賽,鼓勵開展跨區域場景合作,鼓勵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共同體。(何 珺)
- 08-10兩部門將舉辦首屆“興智..
- 11-02賦能智慧社會建設 2021..
- 08-13首屆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
- 12-152020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
- 08-172023年我國將初步建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