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加速發展清潔低碳發電裝備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推進能源生產清潔化、消費電氣化,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推動電力裝備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通過5~8年時間,電力裝備供給結構顯著改善,保障電網輸配效率明顯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及示范應用不斷加快,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基本滿足適應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規模接入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要。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能力累計超過2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備供給能力不斷提高,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備滿足12億千瓦以上裝機需求,核電裝備滿足7000萬千瓦裝機需求。
重點實施6項行動
《行動計劃》重點圍繞火電裝備、水電裝備、核電裝備、風電裝備、太陽能裝備、氫能裝備、儲能裝備、輸電裝備、配電裝備和用電裝備等電力裝備10個領域,提出6項行動。
一是裝備體系綠色升級行動。統籌發輸配用電裝備供給結構調整,聚焦火電裝備、水電裝備、核電裝備、風電裝備等電力裝備10個領域,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加速發展清潔低碳發電裝備,提升輸變電裝備消納保障能力,加快推進配電裝備升級換代、提高用電設備能效匹配水平,推進資源循環利用。
二是電力裝備技術創新提升行動。堅持創新驅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產業創新體系和產業發展生態,推動產業集群發展,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在電力裝備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培育一批產業集群。
三是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行動。深化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加快電力裝備產品形態、研發手段、生產方式與服務模式創新變革,推進數字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在電力裝備領域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和示范園區。
四是技術基礎支撐保障行動。以市場為主體,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完善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引導產業規范發展。
五是推廣應用模式創新行動。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推進應用創新和推廣,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在電力裝備領域建設3~5家試驗驗證平臺,開展典型場景應用試點,培育形成一批優質品牌。
六是電力裝備對外合作行動。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入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鼓勵優勢電力裝備企業以多種方式加快走出去。加強國際產業合作,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其中,在裝備體系綠色升級行動中,《行動計劃》提出,將推進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氫能、儲能、輸電、配電以及用電等10個領域電力裝備綠色低碳發展。
第一,火電裝備方面,開展在役機組及系統高效寬負荷、靈活性、提質增效、節能減排、深度調峰、機組延壽和智慧化等技術研究和應用。重點發展煤電多能耦合及風光水儲多能互補發電、燃氣輪機發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及煤氣化燃料電池發電等技術及裝備。
第二,水電裝備方面,將重點發展水電機組寬負荷改造及智慧化升級、復雜地質條件下超高水頭沖擊式機組、可變速抽水蓄能及海水抽水蓄能、潮汐發電站及兆瓦級潮流發電、兆瓦級波浪發電、老舊水電機組增容增效提質改造等技術及裝備。
第三,核電裝備方面,將重點發展核級鑄鍛件、關鍵泵閥、控制系統、核級儀器儀表、鈷基焊材等。研究建立核電專用軟件驗證數據庫,支撐軟件體系開發與優化升級。加快三代核電標準化、譜系化發展,持續推進鈉冷快堆、高溫氣冷堆、鉛鉍快堆等四代核電堆型的研發和應用。加快可控核聚變等前沿顛覆性技術研究。
第四,風電裝備方面,將重點發展8兆瓦以上陸上風電機組及13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深遠海漂浮式海上風電裝備。突破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新型固定支撐結構、主軸承及變流器關鍵功率模塊等。加大基礎仿真軟件攻關和滑動軸承應用,研究開發風電葉片退役技術路線。
第五,太陽能裝備方面,重點發展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技術。研發高可靠、智能化光伏組件及高電壓、高功率、高效散熱的逆變器以及智能故障檢測、快速定位等關鍵技術。開發基于5G、先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運維技術和智能光伏管理系統。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儲能等多能互補集成。研究光伏組件資源化利用實施路徑。
第六,氫能裝備方面,加快制氫、氫燃料電池電堆等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加強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長距離管道輸氫技術攻關。
第七,儲能裝備方面,大幅提升電化學儲能裝備的可靠性,加快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裝備的研制,研發儲能電站消防安全多級保障技術和裝備。研發儲能電池及系統的在線檢測、狀態預測和預警技術及裝備。
第八,輸電裝備方面,重點研發海上風電柔性直流送出和低頻送出、交直流混合配電網系統、開關電弧、設備長期帶電可靠性評估等技術。突破換流變壓器有載調壓分接開關、套管、智能組件等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開展高端電工鋼低損耗變壓器、熱塑性環保電纜材料、新型低溫室效應環保絕緣氣體等相關裝備研制。
第九,配電裝備方面,加速數字化傳感器、電能路由器、潮流控制器、固態斷路器等保護與控制核心裝備研制與應用。加快數據中心、移動通訊和軌道交通等應用場景的新型配電裝備融合應用與高度自治配電系統建設。
第十,用電裝備方面,重點發展2級及以上能效電機、直驅與集成式永磁/磁阻電驅動系統、超高效大轉矩機電系統總成、智能電機、微電網與第三代半導體變頻供電的高效電機系統及電驅動裝備。
保障措施
為保障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順利完成,《行動計劃》從4個方面提出,將進一步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充分發揮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作用,堅持系統觀念,建立覆蓋研發、制造、應用及服務等的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強化央地聯動,指導地方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出臺配套措施。發揮行業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助力創新發展、推廣應用等方面的政策落實,加強行業自律,強化安全生產。依托高端智庫、研究機構等開展深入研究,提供重要決策支撐。
二是,強化財稅金融支持,落實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為符合條件的電力裝備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等金融服務。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引導社會資本等支持電力裝備發展。
三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支持具備條件的高等院校聯合企業、科研院所等培育高端研發、技能及管理人才。引導專業服務機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一批高端復合型人才。優化人才引進機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勵制度,鼓勵企業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四是,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強化輿論導向,加強典型項目、典型經驗宣傳報道,在全社會營造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發揮權威優勢媒體平臺導向作用,靈活運用多種形式,強化電力裝備質量品牌宣傳。(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