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持續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以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在工信部近日舉行的“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介紹,目前我國已實現了“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市市通千兆”。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大力部署推進5G和千兆光網建設應用,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加快網絡建設,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工信部組織穩妥有序開展5G、千兆光纖網絡建設,截至7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實現了5G網絡覆蓋;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4.75億戶,比2021年末凈增1.2億戶;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4億戶家庭的能力,已通達全國所有城市地區;千兆寬帶接入用戶規模超6570萬戶,比2021年末凈增3100多萬戶。
二是著力應用創新,融合賦能持續彰顯。工信部深入落實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聯合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開展“5G+醫療健康”“5G+智慧教育”等試點示范,與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能源領域5G應用案例征集,舉辦“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和“光華杯”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累計征集到5G應用案例超5萬個。
三是強化部門協同,政策環境不斷完善。工信部聯合國資委印發了《關于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支撐5G網絡加快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入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目前97%的新建5G基站通過共享存量站址資源實現。
談到“村村通寬帶”,謝存特別強調,工信部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快農村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為鄉村振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深入推進農村及偏遠地區網絡建設。工信部聯合財政部建立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先后支持13萬個行政村通光纖,建設了7萬個4G和5G基站,解決和改善了包括“三區三州”原深度貧困地區在內的農村網絡覆蓋問題。
其次,開展精準降費,有效降低農村用戶上網門檻。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農村脫貧戶(原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給予5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優惠,已惠及農村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
再者,拓展網絡應用,全面激發農村寬帶網絡效能。“互聯網+教育”和“互聯網+醫療”有力促進了民生保障,電子商務和直播帶貨大大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5年的353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05萬億元。
謝存說,下一步,工信部將聯合財政部繼續深入推進電信普遍服務,不斷提升完善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網絡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具體措施包括:面向鄉村振興,持續提升農村網絡深度覆蓋水平,在行政村范圍內較大人口規模聚居區、移民安置點、交通道路沿線等重點區域持續推進網絡深度覆蓋;面向興邊富民,深入推進邊境等特殊類型地區網絡建設,加大抵邊行政村及抵邊新村、邊境口岸等特定區域網絡建設力度;面向高質量發展,堅持需求導向,逐步推進5G和千兆光網等高質量網絡向鄉村延伸覆蓋,積極拓展農村網絡應用新業態新模式。
隨著網絡規模不斷壯大,電信業務總量快速增長,通信業節能降耗工作不容忽視。謝存表示,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信息通信業綠色低碳發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行業在全社會的能耗占比保持相對穩定,“十三五”期間單位電信業務量綜合能耗年均降幅超過20%。
除了發布節能減排相關政策標準,工信部在網絡升級演進方面開展了多項工作。例如,全面實施網絡光纖化改造,大力發展固定和移動寬帶通信技術;發布行業老舊高耗能淘汰設備目錄和節能新技術目錄;持續推動基站機房、管道線路、智慧桿塔等場景下通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提高網絡建設運維綠色化水平。
其中,重點設施的能效提升尤為重要。基站和數據中心能耗在通信網絡總能耗中占比較高,為推進這兩個重點設施節能降耗,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基礎電信企業引導作用,多措并舉持續推進5G基站能耗降低,推動新型數據中心建設發展和布局優化,加快數據中心節能和綠色化改造。目前,5G基站單站址能耗已比商用初期降低超過20%,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PUE(數據中心能源效率評價指標)已降到1.3以下。
謝存表示,要持續開展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提高行業綠色用能水平,提升通信基礎設施整體能效。同時,充分挖掘行業賦能帶動作用,引導信息通信企業積極參與其他行業的數字化、綠色化改造,促進社會節能降碳,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