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的報告。
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在總結新時代十年工作時,習近平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3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
在談到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時,習近平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
10月17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3.9萬億元增長到114.4萬億元,我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1.3%增長到18.5%,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39800元增長到81000元。
“事非經過不知難。我國經濟實力的歷史性躍升,我國經濟建設的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偉大成就,是在國際形勢嚴峻復雜、各類重大風險挑戰接踵而至的大背景下實現的,的的確確來之不易。這得益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趙辰昕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任何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中國也早已同世界經濟和國際體系深度融合,同全球很多國家的產業關聯和相互依賴程度都比較高,內外需市場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趙辰昕說。
圍繞外商在華投資情況,趙辰昕表示,今年以來,在全球疫情反復延宕、國際形勢復雜嚴峻、跨國投資疲軟的整體背景之下,我國吸引外資克服了多重困難,實現了穩中有增、穩中提質的明顯成效。今年1—8月,我國利用外資8927.4億元,按照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6.4%。總的看,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有信心,對中國市場長期看好。
“未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趙辰昕表示,中國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大鼓勵外商投資力度,進一步推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進一步優化對外資企業的服務。
在回答今年中國經濟形勢問題時,趙辰昕說,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月度間雖有波動,但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三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從全球范圍看,中國經濟表現也依然突出,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與全球通脹高企形成鮮明對比,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從多個經濟指標綜合來看,我國經濟的表現依然突出。
“中國經濟運行中存在困難和挑戰,但更加充滿機遇。”他表示,我國有14億多人口,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加上完整的工業體系、完備的產業鏈、日益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體系,這些基礎條件為各類企業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國經濟回穩向好的態勢必將進一步鞏固。(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