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文加強重點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根本。工信部近日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工業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加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等重點人才隊伍建設,強化集聚創新人才的特色載體建設,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具體舉措。
如何加強重點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建設戰略科學家梯隊。不僅要立足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堅持實踐標準,從國家重大項目擔綱領銜專家中推薦一批戰略科學家人選,還要堅持長遠眼光,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更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二是支持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成長。面向工業和信息化戰略急需領域,遴選支持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在一線實踐中培養造就人才。發揮科技領軍企業、部屬高校和部屬科研院所等作用,組織產學研協同攻關,在人才梯隊配套、科研條件配套和管理機制配套方面給予特殊政策,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三是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備力量。引導和支持政產學研等各方力量,著力培養一支政治素質高、創新活力強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組織實施工信青年科技服務團項目,引導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向重點企業流動。建立健全以信任為基礎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機制,在重大項目資源分配等方面予以傾斜性支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加強和改進部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工作,提高40周歲以下青年入選比例。
四是壯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隊伍。首先,要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組織實施卓越工程師薪火計劃;其次,完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充分發揮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用,開展重點領域人才需求預測,加強專業標準建設;再者,加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大力開展線上培訓,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育壯大數字技術工程師隊伍,深入開展產教對話聯動活動,聯合實施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最后,健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選拔方式,加強和改進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工作,并建設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為龍頭,行業特色技術技能競賽為主體,企業內部技術比武為基礎的賽事體系。
五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項目,支持培訓資源向產業鏈“鏈主”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優質企業傾斜。通過論壇、展會和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間的交流合作、互學互鑒。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宣傳一批優秀企業家典型。著眼提高產業基礎能力,組織實施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提高制造業企業人才集聚能力。
“對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以產業集聚區、企業、部屬高校、共性技術平臺和項目等為抓手,打造一批行業特色鮮明、集聚創新人才的載體平臺。”《意見》還針對如何強化集聚創新人才的特色載體建設提出要求。
一方面,要引導和支持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產業集聚區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依托國家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提升集聚吸引優秀人才的示范效應。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突出企業承載科技創新人才主體地位,推動應用研究、技術開發項目和人才項目更多由企業承擔。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各方面協同配合的創新聯合體,組織創新團隊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產學研協同攻關。鼓勵企業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用于技術和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訓。
在組織保障方面,《意見》還提出,要健全人才工作組織體系,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要明確責任具體抓,組織人事部門切實履行抓政策、抓項目、抓協調、抓服務的職責;要夯實人才工作基礎,健全人才工作政策研究體系,支持行業特色人才智庫建設,增強人才工作前瞻性和系統性;要強化實施效果評估,探索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適時開展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建立健全動態調整機制。(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