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精益數字化重塑供應鏈可持續發展
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受阻、人工成本上升、不確定性增加……凡此種種給許多企業的可持續運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全球化數字工業高科技企業霍尼韋爾以“即刻啟程,助您加快可持續發展轉型”為主題,連續第五次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本屆進博會上,其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展現了精益數字化解決方案、運輸管理系統和輸送分揀系統等一系列智慧供應鏈技術,通過數字賦能的智慧供應鏈,為企業提升智慧供應鏈管理水平的同時,助力企業提升競爭優勢,加快可持續發展。
“我們致力于為現代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廣泛的工業技術和數字解決方案,以可持續技術應用加速綠色經濟轉型,改善企業自身和廣大客戶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霍尼韋爾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中國總裁柴小舟如是稱。
四方面踐行精益數字化
近年來,隨著5G、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傳統制造業正面臨技術改革和產業進化的雙重需求,融合精益制造的數字化轉型無疑可以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
在柴小舟看來,制造業可以通過四方面來踐行精益數字化,達到由需求推動的可持續運營。第一,在設計工藝和制造上采用更多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第二,提升企業精益數字化管理理念,提升數字化設備和軟件的使用效率。第三,運用六西格瑪的管理理念,做好質量管控,打好數字管理基礎。第四,運用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做好預測性維護,保證生產平穩高效運營。
為了更好踐行精益數字化研究方案的實施,霍尼韋爾于2021年11月正式成立了“霍尼韋爾精益數字化研究院”,研究院致力于聯合生態伙伴及行業、高校和協會等各方專家智庫,專注于精益管理、數字化和智能化等課題研究,并基于智能制造相關前沿理論與技術應用,不定期發布研究報告和白皮書。同時霍尼韋爾還以卓越的運營管理體系及精益數字化一站式解決方案為目標,通過數字化研究院進一步打造了精益數字化專家網絡與生態社群,為中國的制造業轉型提供助益。
打通全供應鏈堵點卡點
霍尼韋爾的精益數字化的理念可以為企業提供從生產到零售、配送的全供應鏈解決方案,直至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運輸難題。
在生產領域,霍尼韋爾的數字化軟件涵蓋“人、機、料、法、環”5個方面,可以幫助生產制造企業在供料、生產計劃、排產和質量管控等領域提升效率,保障工廠生產運營的安全與穩定。面臨后疫情時代的種種不確定性,霍尼韋爾采用更先進的數字自動化設備來提升運營效率,更精準地結合工廠生產需求和工廠倉儲空間的不確定因素,通過評估和優化最佳備貨量來避免生產領域的風險。
在配送領域,霍尼韋爾在規劃配送時,不斷考慮如何進一步提升分揀效率,進而考量倉庫占地、包裹類型、流量和運營模式等不同方面。例如,霍尼韋爾的新一代箱式多層穿梭車系統專為高流量、高周轉率的紙箱和料箱儲存而設計,能夠顯著提高倉儲管理精準率,降低勞動力需求,提高倉儲空間的利用率。
在零售領域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霍尼韋爾的便捷打印設備、條碼掃描器和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讀寫器等,可以幫助企業進行銷進銷存的管理,更優化地為企業保障到最后的一公里。
今年6月,霍尼韋爾與良品鋪子達成合作,以霍尼韋爾先進的一站式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賦能良品鋪子線上線下渠道的深度融合,在實現更快的配送效率以及更高的訂單精準度的同時,以更少的倉庫人工實現更高的客戶服務水平。
經濟效益和綠色轉型并行不悖
在雙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2021年霍尼韋爾全球超過60%的銷售收入來源于幫助解決全球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挑戰,并且公司約有60%的新產品研發以改善客戶環保表現為出發點。
柴小舟強調:“經濟效益和綠色轉型并行不悖。”霍尼韋爾盡可能通過提升和使用自身產品和技術,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綠色發展。在中國,霍尼韋爾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旗下蘇州工廠通過管理節能、結構節能、技術節能、合同能源等措施,深挖節能潛力,例如太陽能的廣泛利用、LED照明燈的替換、空調系統升級和空壓機的余熱回收等等,積極踐行節能減排。僅空調系統升級這一項每個月就可以為霍尼韋爾節省6萬千瓦時的電力。目前,該工廠已成功入選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綠色制造示范名單,榮獲中國“綠色工廠”示范企業稱號。
今年10月,霍尼韋爾與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章魚博士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鋰電行業燈塔工廠,聯合打造鋰電行業智能制造一站式解決方案,推動新能源產業制造綠色轉型。“數字化轉型和雙碳目標的推進對制造業、物流等現代化經濟產業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孕育了新的發展潛力。”柴小舟補充說。
如今,霍尼韋爾安全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集團還在持續推動本地創新。“我們多年來都在打造本地研發團隊,取得了許多成果。這使得我們可以更加貼近中國市場,及時響應市場需求,應對市場面臨的困境。”霍尼韋爾一直貫徹“東方服務東方”和“東方服務世界”的中國發展戰略,通過持續創新和本土化來更好地滿足中國客戶的特定需求。開發定制本土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來幫助客戶更好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劉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