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能效標準引領作用 加快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升級
為推動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水平提升和技術裝備更新改造,促進有效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發布〈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重點用能產品設備產銷數量多、使用范圍廣、耗能總量大,是節能降碳的重點環節。據有關調查,工業是我國能源及電力消費最大領域,其中電機是工業用電的主要設備,約占工業終端電力消費量的75%。電機能效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年節約用電260億度左右,初步估算,全國電機系統年節電潛力達1300億至2300億度。此外,居民生活約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3%,主要用電產品為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及照明系統等。
“我國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重點用能產品設備節能管理工作,已發布實施多項國家能效標準。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地方、企業的節能工作人員對國家能效標準不了解,對標準內容理解不深、認識不透,造成國家能效標準執行不到位,購置、使用低能效設備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環業務部主任張英健說。
《通知》充分考慮了市場供給及需求、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進步潛力等因素,以工業電機、家用空調等20類量大面廣、能耗量和節能潛力大的用能產品設備為重點,明確具體能效水平值,提出了4項工作要求。
一是合理劃定能效水平。產品設備能效水平劃分為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3檔。準入水平確定為相關產品設備進入市場的最低能效水平門檻,數值與現行有關能效標準限定值一致。節能水平確定為不低于能效2級,在3至5年內可轉化為下一階段的準入水平。先進水平確定為不低于能效1級,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
二是大力推廣高能效產品設備。完善政府綠色采購相關政策,擴大綠色采購產品范圍,落實節能節水專用設備和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支持重點用能單位實施用能產品設備更新換代和改造升級。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產品設備。各級節能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加強節能審查、節能監察和質量監管,依法依規督促企業淘汰落后產品設備。
四是推動相關產業提質升級。完善能效標準體系和能效標識制度,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對高效用能產品設備及相關零部件制造項目的支持力度,強化對制造企業的金融支持,引導和支持企業主動實施技術工藝升級、提升產品能效水平。
張英健指出,《通知》設定了重點用能產品設備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清晰明確、簡明易懂,有利于各級節能工作人員準確理解和貫徹落實,為地方節能主管部門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節能管理和節能監察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同時也為用能單位選購產品設備提供了參考。
“同時,《通知》進一步突出重點用能產品設備管理的時效性。”張英健分析,近年來,我國重點用能產品設備節能技術進步迅猛,能效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但部分能效標準已發布實施一段時間,1級能效引領作用不夠突出,3級或5級能效約束作用減弱,而修訂標準需一定時間。《通知》在參考現行強制性能效標準設定準入水平的同時,結合工作實際設定了先進水平和節能水平,不僅有利于引導重點用能產品設備持續提升能效水平,也將對目前正在推進的設備更新改造提供有力支撐。(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