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氣裝備:賦能重組整合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氣裝備”)堅持以黨建強根鑄魂、融合賦能、引領發展,錨定建設世界一流智慧電氣裝備集團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一年一主題、一年一臺階’黨建品牌創建,引領保障企業重組整合高標準起步、高效率推進、高質量發展。”近日,中國電氣裝備總結了公司重組以來,在有效激發企業重組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企業重組發展動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有效激發企業重組發展活力
2021年9月,由中國西電集團、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和山東電氣電工集團等電力裝備企業重組而成的電力新央企——中國電氣裝備正式成立。重組以來,中國電氣裝備不斷激發企業活力和發展動力。
中國電氣裝備指出,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也是其重組整合發展的關鍵之年,其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促改革”發力,把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任務作為各級黨組織的“硬指標”“硬任務”,不斷提升改革措施的針對性、穿透力,深入推進改革重點任務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為企業重組發展注入強大生機活力。
一是把準改革發展方向。聚焦主業、做強實業,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刻領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要意義,牢牢把準改革方向。
二是管好改革發展大局。始終堅持黨對國企改革的領導,中國電氣裝備黨委第一時間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發布《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及配套改革任務臺賬,把國企改革納入基層黨建責任制年度考核,全面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責任,將黨建“軟實力”轉化為改革發展“硬支撐”。
三是促進改革成效顯著。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落實“四同步、四對接”,把基層黨組織體系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進一步厘清治理主體權責邊界,64家子企業應建盡建董事會,并全部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6家“科改示范行動”企業和3家“雙百行動”企業基本完成專項改革任務。聚焦“三個明顯成效”,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為動力,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智慧電氣裝備集團。
不斷增強企業 重組發展動力
中國電氣裝備指出,其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切實增強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強化科技創新國家隊作用。
一是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從講政治的高度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承擔服務國家戰略項目,加快建設集團公司、二級企業、三級企業“三級研發體系”,健全原創技術激勵機制,圍繞重大攻關項目實行“揭榜掛帥”。重組一年以來,78項新產品通過技術鑒定,其中56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2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63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
二是打造產業發展至高地。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勇當現代產業鏈“鏈長”,是黨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體現國資央企政治站位的關鍵工程。中國電氣裝備黨委積極梳理產業鏈圖譜,著力實施基礎固鏈、技術補鏈、融合強鏈、優化塑鏈,加強數字技術融合,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在發輸變配全鏈條找突破點,在源網荷儲全領域找發力點,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現代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促進創新單體橫向協作創新,研制海上升壓站用變壓器和海上平臺換流閥等核心設備,開發電極式電鍋爐、126千伏電壓等級真空滅弧室等綠色產品,爭創智慧電氣裝備產業鏈鏈長。
三是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黨的領導是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根本政治保證。中國電氣裝備黨委堅持黨管人才,組織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暨人才工作會議,發布《匯聚人才合力 激發創新活力的十大舉措》,實施引才引智、領軍人才培養、青年人才托舉“三大工程”,創新“3+2”研發人員薪酬、“飛地引才”、工資總額單列“三大模式”,建立健全科技獎勵、內部成果共享、項目跟投和分紅激勵、科技項目考核加“四大機制”,落實和完善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著力構建“頭雁引領、群雁齊飛”的人才格局,切實增強人才集聚效應、增長效應、賦能效應。
廣泛凝聚企業重組發展合力
中國電氣裝備堅持“同一個集團、同一個夢想”,準確把握重組發展使命任務,以“強融合”賦能,推進隊伍融合、業務融合、管理融合、文化融合,強化理念認同、思想認同、文化認同,實現方向一致、步調一致、行動一致,推動有形重組向有機融合深度轉變,為奮力打造改革重組新典范凝心聚力。
一是凝聚融合發展政治自覺。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論述精神作為黨委常委會“第一議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首要內容”、黨員干部員工教育培訓“第一課程”,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引導企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職工充分認識組建中國電氣裝備的重要意義,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智慧電氣裝備集團。
二是凝聚融合發展思想自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一時間啟動部署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不懈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發布《2022年度形勢任務教育讀本》,清醒認識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構建企業文化體系,打破所屬企業間觀念障礙、思維定勢、利益束縛。強化干部人才隊伍融合,子企業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比例超40%,總部超80%干部員工分別從各子企業競聘上崗,擇優選拔17名干部交叉掛職鍛練,實施集團公司及子企業二級“青馬工程”。
三是凝聚融合發展行動自覺。踐行“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組織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分片包干和黨員承諾踐諾,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在北京冬奧、進博會等重大任務中沖鋒在前,在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三峽如東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中迎難而上,在世界首臺單柱結構容量最大強油導向柔性直流換流變壓器、363千伏 GIS斷路器絕緣拉桿等一系列高端產品研發中奮勇攻堅,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彰顯。
中國電氣裝備強調,未來將瞄準“電氣技術引領者、能源革命推動者、綠色發展踐行者”的戰略定位,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進程中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堅持不懈深化改革創新、強化融合聚合,在保障國民經濟行穩致遠、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貢獻。(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