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 產業發展韌性增強
2月1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召開2022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雖經歷起伏,但運行態勢總體向好,全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平穩增長。
具體來看,2022年一季度開局良好;二季度受局地疫情及其引發的交通物流不暢影響,下行壓力陡然增加,但全行業迅速振作起來,主要指標在短時間內由負轉正;三季度穩中向好;四季度由于疫情反復與外需市場下滑,增速有所放緩。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機械工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1.1萬家,較上年增加1.2萬家,占全國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24.7%,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資產總計3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1%,占全國工業資產總計的20.8%,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2022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高于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0.4個百分點,高于制造業增加值增速1個百分點。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5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中,4個增加值增長,其中專用設備、汽車、電氣機械及器材以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6%、6.3%、11.9%和4.6%,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
從效益指標看,技術進步與產品結構升級有效帶動行業效益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8.9萬億元,同比增長9.6%;實現利潤總額1.8萬億元,同比增長12.1%。與全國工業相比,機械工業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的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工業3.7個和16.1個百分點;在全國工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中的比重分別為21%和21.6%;分別拉動全國工業營業收入增長1.9個百分點,拉動利潤總額增長2.2個百分點。
“在投資意愿改善與低基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22年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呈現較快增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介紹,主要涉及的國民經濟行業大類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電氣機械及器材,以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4.8%、12.1%、12.6%、42.6%和37.8%。
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民間投資全年保持高速增長,是拉動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投資增速超過40%的重要力量。汽車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由2020、2021年的負增長轉為2022年的正增長。
羅俊杰還分析了機械工業景氣指數。該指數的編制涵蓋生產、投資、外貿和經濟效益等多個維度,綜合反映機械工業的運行情況。2022年機械工業景氣指數于2月高開,在疫情沖擊的綜合影響下,5月為年內低點,此后逐步回升,年末兩月雖有所回落,但全年總體保持在景氣區間,12月機械工業景氣指數為105.98。
產品產銷形勢分化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產銷形勢分化,實現增長的產品數量在半數左右波動。據統計,機械工業主要監測的30種產品中,全年累計產量同比增長的產品有13種,占比43.3%;產量下降的產品有17種,占比56.7%。
羅俊杰分析,產品產銷主要呈現出五方面特點。一是有效應對沖擊,汽車產銷實現增長,全年產銷量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產銷量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二是能源領域建設加速,帶動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和能源存儲相關產品高速增長,發電機組產量增長17.3%,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47.8%;三是服務于原材料行業的裝備產量增速較上年放緩,金屬冶煉設備、水泥專用設備產量分別增長0.7%和6.7%;四是加工制造類裝備產量下降,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型機床產量分別下降13.1%和15.7%;五是前期產銷高速增長的產品產量回落,金屬集裝箱、包裝專用設備和挖掘機產量分別下降36.9%、17%和21.7%。
分行業看,運行不均衡的現象突出。機械工業所屬14個分行業中,8個分行業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個分行業下降。其中,電工電器行業在儲能設備與光伏設備制造業帶動下,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分別增長26.4%和37.6%;機床工具行業在磨具磨料產品制造業帶動下,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5.2%和62.9%;以上是經濟指標增長速度最快的2個分行業。此外,工程機械行業和內燃機行業營業收入降幅超過12%,利潤降幅超過35%,是效益指標下降最為顯著的2個分行業。
三大問題值得關注
在分析上述數據的基礎上,羅俊杰提醒關注機械工業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以下三大主要問題。
首先,成本上升壓力延續。2022年機械工業所需原材料價格雖有一定波動,但總體處于高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年原材料生產資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0.3%。
部分產品制造領域的關鍵原材料價格上漲迅猛。例如,低壓電器行業用磁性材料、變壓器用取向硅鋼片等價格大幅上漲;儲能行業用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由2021年末的28萬元/噸升至2022年末52萬元/噸,2022年11月價格一度沖高至近60萬元/噸。
用工成本延續上漲趨勢,重點聯系企業用工人員工資總額同比增長6.6%。全年機械工業發生營業成本共計2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1%,高于同期營業收入增幅;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6元,比上年增加0.4元。
其次,貨款回收難度上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6.9萬億元,突破6萬億元,同比增長17.7%,占全國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的32%,高于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在全國工業中的比重10余個百分點,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是全國工業的1.5倍。
專項調查顯示,2022年53%的企業應收票據總額上漲,其中16%的企業漲幅達到兩位數,企業資金周轉壓力較大。年末機械工業流動資產周轉率僅為1.36次,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0.35次。
再者,國內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與機械產品市場需求密切相關的全國設備工器具投資同比增幅為3.5%,低于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6個百分點,全社會設備采購投資偏弱。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中,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和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9.2%、77.6%、72.7%和77.3%,較上年下降1.8至3.7個百分點。
重點聯系企業數據顯示,2022年機械企業累計訂貨金額持續處于負增長,下半年降幅有收窄趨勢,年末同比仍下降2%。專項調查顯示,截至2022年末,50%的被調查企業在手訂單同比增長,70%的被調查企業在手訂單僅滿足2023年一季度的生產;外貿市場訂單增長乏力,在手訂單短單居多。(何 珺)
- 02-152023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
- 01-102023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
- 12-292022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
- 12-20融合創新 科技報國--機..
- 10-14十年輝煌挺起裝備制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