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引導全社會消費新能源等綠色電力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案例解讀》(以下簡稱《案例解讀》)的通知 。
《案例解讀》指出,為讓各有關單位、相關市場主體更好地理解和落實《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寫了本案例解讀材料,對全部二十一條進行逐條逐句解讀,輔以相關政策案例,對每個政策點的背景、目的,已經出臺的相關措施,下一步政策落實方向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案例解讀》強調要創新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十四五”期間,風電、光伏等主要新能源進入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多方面創新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是推動新能源躍升發展、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實施方案》主要在4個方面提出措施建議。
一是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在土地預審、規劃選址、環境保護等方面加強協調指導,提高審批效率;按照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的要求,鼓勵煤電企業與新能源開展實質性聯營。
二是促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支持農民利用自有建筑屋頂建設戶用光伏,積極推進鄉村分散式風電開發;統籌農村能源革命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培育農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市場主體,鼓勵村集體依法利用存量集體土地通過作價入股、收益共享等機制,參與新能源項目開發。
三是推動新能源在工業和建筑領域應用。在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支持工業綠色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多能互補高效利用,開展新能源電力直供電試點,提高終端用能的新能源電力比重;完善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體系,壯大光伏電力生產型消費者群體,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鼓勵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等安裝光伏或太陽能熱利用設施。
四是引導全社會消費新能源等綠色電力。開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推動綠色電力在交易組織、電網調度、價格形成機制等方面體現優先地位,為市場主體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綠色電力交易服務;完善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加強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有效銜接。(時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