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服務國家所需 高校學科專業將優化調整20%

日期:2023/05/24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近10年每年全國專業調整幅度將近5%,改革力度已屬前所未有,接下來3年專業布點優化調整幅度將達20%左右。”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對《改革方案》進行了解讀。


一場數量更多、力度更大、頻度更高的高校專業結構調整正在拉開序幕。今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了《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近10年每年全國專業調整幅度將近5%,改革力度已屬前所未有,接下來3年專業布點優化調整幅度將達20%左右。”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對《改革方案》進行了解讀。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深入推進,目前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6.6萬個,較2012年新增1.7萬個、撤銷和停招了近1萬個專業點,每年調整幅度將近5%,專業動態調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202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9.6%,進入了普及化深入發展的階段。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必須推動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面向普及化背景下的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完善質量保障機制,推進質量文化建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教育部強調,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完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必須統籌結構和質量,從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舉措等方面推進創新。因此,要強化分類發展辦學理念,優化上下聯動管理機制,推動人才供需動態平衡。

“有的高校在學科專業設置布局時缺乏科學審慎規劃、片面追求‘大而全’,熱衷于設置投入少、易開辦的專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引導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此次出臺的《改革方案》提出了3條原則。

一是服務國家發展,強調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建好建強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

二是突出優勢特色,強調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引領,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做強優勢學科專業,做優特色學科專業,形成一大批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群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

三是強化協同聯動,強調教育系統與行業部門協同聯動,實現學科專業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相互匹配、相互促進。

《改革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的相對量化的近期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近期目標方面,重點圍繞形成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群,實現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基礎學科特別是理科和基礎醫科本科專業點占比進一步提高。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建成一批專業特色學院。

遠景目標上,通過深入推進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更加協調、特色更加彰顯、優化調整機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有力支撐建設一流人才方陣、構建一流大學體系,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改革方案》聚焦人才培養,針對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的三大主體,圍繞學校層面怎么規劃設置、省級層面怎么統籌管理、國家層面怎么宏觀調控,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改革措施。

一是改進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建設工作。《改革方案》提出了8條任務措施,明確要求高校要加強學科專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加強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和基礎學科專業建設,完善學科專業建設質量保障機制,定期開展學科專業自評,健全年度報告制度等。

例如,推動高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民生所需,支持有關高校增設儲能科學與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生物育種科學等新專業;推進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支持有關高校增設未來機器人、醫工學、柔性電子學、生物農藥科學與工程、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等一大批交叉融合的新專業;在國家戰略急需和緊缺的有關領域,支持有關高校增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專業。

為適應產業發展趨勢,服務制造強國戰略,北京大學設立了“前沿工程博士專業學位”項目,增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自主設置人工智能等交叉一級學科,先后成立了未來技術學院等6個學院,以及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國際機器學習研究中心、國家生物醫學成像科學中心5個實體研究機構,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創新成果。

今年,東南大學新增未來機器人專業,這是以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為支撐,融合信息、電子等方向的新興交叉學科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前瞻性、能夠引領機器人未來技術發展的人才。

二是強化省級學科專業建設統籌和管理。《改革方案》提出了加強學科專業設置統籌、嚴格學科專業檢查評價、開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況評價等3條任務措施。明確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綜合應用規劃、資源配置等措施,落實新設學科專業檢查機制,及時公布本地優先發展和暫緩發展的學科專業名單,促進所屬高校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明確省級有關行業部門要適時發布區域重點產業和行業人才需求。

三是優化學科專業國家宏觀調控機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切實發揮學科專業目錄指導作用,完善學科專業管理制度,加強學科專業標準建設和應用,強化示范引領,實施“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加強專業學院建設,健全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機制,“一校一案”狠抓落實等8條政策措施。明確實施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定期編制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修訂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探索建立專業預調整制度等。明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及有關行業部門要建立人才需求數據庫,將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起來。(何  珺)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