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開區:示范引領綠色發展 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當前,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蘇發展已是全球發展共識和義不容辭的使命。而如何構建綠色低碳的技術創新和制造產業體系,更是備受各界關注。7月6日,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機電商會”)舉辦的第二屆碳中和國際合作論壇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鄭海濤透露,北京經開區會將會與機電商會密切合作,堅持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全力打造以“無廢之星”為引領的綠色發展體系。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鄭海濤
北京經開區于1992年開始籌建,1994年被批準為國家級經開區,經過30年的發展,從最初的只有3.83平方公里工業小區已發展成為功能設施要素齊全的一座現代化產業新城。如今,北京經開區匯聚了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8萬多家企業,擁有高端汽車、生物醫藥、產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在雙碳浪潮下,北京經開區早已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雙碳行動融入到產業的轉型升級、強鏈補鏈中,并以綠色發展資金等政策加速節能環保行業的應用落地。
早從2014年開始,北京經開區就每年拿出1億元綠色發展資金支持企業進行環保、節能、綠色建筑等方面改造,截至目前已經支持了596個項目,帶動企業環保投資18.6億元。此外,北京經開區還積極促進工業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是全國唯一一個入選無廢城市試點的國家級經開區。通過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北京經開區建成全國首個碳中和園區——金風科技智慧園區,全國首家獲得第三方認證的零碳工廠——施耐德電氣(北京)低壓電器工廠,全國最大的綠色工廠建筑三星級項目——京東方八代線……
“北京經開區以占全市0.35的土地,貢獻了近30%的工業增加值,是名副其實的實體經濟主陣地。目前,區內綠色工廠已經有了33家,數量位居北京市第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僅為北京市能耗一半,是全國的四分之一,水耗常年保持在4立方米左右,用水效率達到了國際的先進水平。今后,北京經開區也會與機電商會密切合作,堅持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積極推動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的實施方案,在重點出口企業試點推廣打造零碳產品,提升亦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共建、共享、宜業宜居的綠色城區,全力打造以‘無廢之星’為引領的綠色發展體系。”鄭海濤講道。(石珊珊)
- 07-06助力制造型企業綠色低碳..
- 06-092023聯合國綠色低碳產品..
- 05-24一季度我國電力行業綠色..
- 03-13推進電力能源行業綠色低..
- 01-03湖南省發布《工業領域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