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強“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管理
為推動“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打造具有全國、區域引領效應的產業集群,工信部近日發布了《“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工作規則(暫行)》(以下簡稱《工作規則》)和《“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鼓勵各地以城市為單位開展先導區試點建設,并為開展先導區試點建設提供了發展政策先導、基礎設施先導、行業應用先導、產業生態先導,以及公共服務先導等5個方面16條參考內容。
先導區是發揮“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設施、新場景、新模式和新業態優勢,緊密服務地方產業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發展,具有全國、區域示范效應的產業集群。
先導區試點旨在激發地方創新發展活力,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可復制推廣的先行先試樣板,建成以先導區為核心,輻射周邊、引領全國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和創新生態。
《工作規則》要求,先導區試點建設堅持政府引導、統籌規劃;堅持創新引領、先行先試;堅持因地制宜、注重成效;堅持開放合作、安全發展。試點流程主要包括申報、評審、批復、跟蹤評價等主要環節。試點期為3年,自批復之日起計算。
《建設指南》鼓勵各地以城市(地級及以上城市)為單位開展先導區試點建設,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融合應用創新、培育壯大產業生態、強化公共服務能力等舉措,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充分釋放“5G+工業互聯網”疊加倍增效應,助力新型工業化。開展先導區試點建設可參考以下5個方面。
一是發展政策先導。立足區域發展和產業實際需求,制定先導區試點方案,明確規劃目標,出臺配套政策文件。推進5G專網建設、設備改造和應用創新等工作,探索完善支持先導區發展的特色政策體系。統籌利用5G、工業互聯網、信息化和技術改造升級等各類支持資金,加大對“5G+工業互聯網”的支持力度。鼓勵以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情況衡量企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5G+工業互聯網”的投資力度,擴大信貸投放,形成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合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建設。
二是基礎設施先導。加快5G基站建設,推進5G網絡在工業企業、園區的深度覆蓋。支持基礎電信企業與工業企業聯合開展5G虛擬專網、混合專網建設,探索開展5G獨立專網建設試點,滿足生產現場不同應用場景需求及“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安全保障需求。推進5G、邊緣計算、算力網絡、時間敏感網絡(TSN)、先進物理層(APL)、無源光網絡(PON)和IPv6等技術改造升級工業企業內外網絡,促進信息網絡與控制網絡融合。完善升級標識解析基礎設施,打造專業型、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使用主體、建設主體、運營主體和生態伙伴等建立多元化的協同機制,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與工業企業合作開展5G工業專網的運營和建設模式創新。優化商業定價模式,鼓勵各類服務提供商積極探索網絡運營、云網融合、系統建設相關綜合計費模式,以及資費方案。
三是行業應用先導。立足地方主導和特色產業,錨定“5G+工業互聯網”發展好、見效快、后勁足的優勢行業,開展重點培育、重點支持和重點攻關工作。發揮5G基礎性、聚合性特點,融合數字孿生、虛擬/增強現實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圍繞重點行業,在研發設計、生產運行、檢測監測、倉儲物流和運營管理等環節,推廣“5G+工業互聯網”二十大典型應用場景。開展產線級、車間級和工廠級5G工廠建設,推進5G在生產輔助環節的規模化部署和核心環節的深層次拓展。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企業、設備商和服務商等產業各方打好“團體賽”。
四是產業生態先導。建設“5G+工業互聯網”聯合實驗室,加強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加強垂直行業融合場景中的技術研究和標準研制,完善融合標準體系,加快標準應用驗證。引導重點產業加強知識產權布局,儲備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圍繞“5G+工業互聯網”全產業鏈,推動5G與工業設備雙向適配,加快相關融合產品研發、生產和應用。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加快重點領域招商引資,壯大產業規模,優化資源配置,形成行業聚集效應和區域規模效應。
五是公共服務先導。鼓勵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加強合作,注重培養“5G+工業互聯網”復合型人才,支持搭建現代產業學院、校企協同育人示范基地和人才實訓基地等載體,推動產教融合。持續建設“5G+工業互聯網”人才梯隊,重點推進創新團隊、科技領軍人才、技術技能人才等引進培育。匯聚優勢資源開展技術咨詢、供需對接、應用推廣和檢測認證等產業服務,滿足中小企業發展需求。推進“5G+工業互聯網”相關科研成果迅速轉移轉化,探索賦予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在成果評價、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試。(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