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聯手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空間,加快形成供給和需求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滿足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求,工信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視聽電子是音視頻生產、呈現和應用相關技術,以及產品和服務的總稱,是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工具和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指導意見》提出了未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
到2027年,我國視聽電子產業全球競爭力顯著增強,關鍵技術創新持續突破,產業基礎不斷筑牢,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基本形成創新能力優、產業韌性強、開放程度高、品牌影響大的發展格局。培育若干千億級細分新市場,形成一批視聽系統典型案例,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打造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建設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生態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和產業集聚區。
到2030年,我國視聽電子產業整體實力進入全球前列,技術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掌握產業生態主導權,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發展局面,構建現代化視聽電子產業體系。
在提升高水平視聽系統供給能力方面,《指導意見》提出發展八大系統。一是發展智慧生活視聽系統。聚焦智慧生活視聽新場景、新體驗,加快4K/8K超高清、高動態范圍、沉浸音視頻、裸眼3D、透明顯示、柔性顯示、無線短距通信和高速多媒體接口等技術應用,提升電視機、手機、投影機、平板電腦、音響、耳機和攝像機等終端產品性能。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智慧生活視聽場景。
二是發展智慧商用顯示系統。面向智慧場景顯示需求,推動智慧屏、交互屏、電子白板、電子標牌、商用平板、LED大屏、廣告機、數字藝術顯示屏及醫用顯示器等產品創新。支持商業中心、旅游休閑街區、旅游度假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超高清戶外大屏、3D顯示大屏,帶動夜間經濟發展。支持在城市更新中,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和空間。
三是發展沉浸車載視聽系統。發展品質化、個性化和多元化沉浸車載視聽系統,加快車載顯示屏、抬頭顯示、流媒體后視鏡、攝像頭、音響系統、傳聲器和數字廣播接收模塊等產品創新,探索空間感知、座艙信息呈現的車載AR顯示系統,提升智能座艙沉浸式體驗。加快車載顯示向大屏、超高清方向發展,車載音響向沉浸音頻、獨立聲場和主動降噪方向發展。推廣人臉識別、疲勞檢測等輔助駕駛功能的車載視聽覺系統。
四是發展高品質音視頻制播系統。提升4K/8K超高清視頻制播技術能力,推動前端制播成套系統在廣播電視領域應用,加快攝像機、切換臺、音頻矩陣、監視器、服務器和調色系統等IP化產品研發和應用。發展輕量化、智能化超高清音視頻網絡直播系統,提升網絡直播機、全景攝像機、導播臺和編解碼器等產品性能,在網絡直播和新媒體領域應用推廣。
五是發展教育與會議視聽系統。發展綠色健康的智慧黑板、智能交互投影、虛擬現實教育一體機、智能講臺、體育教學監測和健康聲環境等教育視聽產品,鼓勵學校建設運用視聽技術的數字化教室。發展高品質、高可靠、低時延和輕量化的智能視聽會議系統和云臺攝像機、傳聲器、揚聲器和控制臺等產品。
六是發展智能音視頻采集系統。推動智能音視頻采集系統在各行業應用,支持建設云網邊端協同視聯網平臺,服務社會數字化治理。面向目標辨識、行為識別、工業探傷、缺陷檢測、安全巡檢、災害預警和高低溫監測等場景,開發集成高精度攝像機、工業攝像機、熱成像產品、視覺感知算法和音頻分析算法的系統級產品和解決方案。
七是發展數字舞臺和智慧文博視聽系統。聚焦視聽科技與文化創意融合應用,發展運用LED屏、投影、空間光成像、虛實互動、數字人、裸眼3D、AR呈現、VR繪畫、全景成像、動作捕捉、“子彈時間”成像和專業音響等技術產品的視聽系統。支持博物館、主題樂園、體育館等場所試點沉浸式光影秀、AR導覽,豐富消費體驗。
八是發展近眼顯示和激光顯示系統。加快近眼顯示向高分辨率、大視場角、輕薄小型化方向發展,推動多形態、低成本和高性能虛擬現實產品創新發展,加快感知交互設備、內容采集制作設備、開發工具軟件,以及行業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激光顯示從小型激光投影機向大型超高清、高畫質和超大尺寸激光顯示系統方向發展,推動激光電視、投影等產品普及。
如何打造現代視聽電子產業體系?《指導意見》提出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包括核心元器件、視頻技術和音頻技術等;培育壯大優質企業,支持彩電龍頭企業豐富產品矩陣,鼓勵音箱、耳機和麥克風代工企業發展自有品牌,加快培育商用顯示、車載視聽、音視頻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建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做好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和新興產業建鏈,抓住產業分工調整機遇,形成整機應用牽引、芯片產能匹配、零部件功能適配和標準生態健全的系統性能力;引導產業有序布局,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建設專業化、差異化和特色化產業集聚區。
《指導意見》還要求開展5項視聽內循環暢通行動,包括4K/8K超高清入戶行動、優化電視收視體驗行動、視聽電子應用場景育新行動、視聽電子品牌點亮行動和視聽電子促消費行動。
針對提升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指導意見》特別提出3條舉措: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依托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中日韓等區域合作框架和多雙邊合作機制,加強視聽電子各領域的國際交流對話,支持舉辦高層次國際會展活動;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對標國際通行規則,穩步擴大視聽電子產業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領域開放合作,支持企業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穩定進出口規模,提升電視機、音響、手機、平板電腦和LED大屏等優勢產品國際競爭力,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例,推動出口企業深挖線上線下國際市場潛力,助力企業用足出口退稅政策。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加強技術標準引導、豐富視聽內容供給、升級網絡基礎設施、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安全規范水平、強化專業人才支撐和優化公共服務體系等保障措施。(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