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五問五答 從全國兩會看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

日期:2024/03/12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3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

全國兩會,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大國經濟,孕育著巨大發展空間,也面臨著不少風險與挑戰。無論是立足當前穩增長強信心,還是長期的調結構優質量,都需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3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解讀了《政府工作報告》。同日,人民大會堂舉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回答了媒體提問。政府官員和專家均表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進一步穩固,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腳踏實地向前進。


1.《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2023年取得的成績,如何看這份成績單? 

黃守宏:去年的成績單是一份可圈可點、沉甸甸的成績單,是一份既有顯績又有潛績的成績單,是一份既有物質財富也有精神財富的成績單。

大家可以從這份成績單中看到外在的、有形的、看得見的、可用數據衡量的成就。比如,經濟總量超過126萬億元,經濟增速達到5.2%等。縱向比,5.2%的增速比上年加快了2.2個百分點,快于疫情3年4.5%的平均增速;橫向比,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名列前茅,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仍保持在30%左右。

這份成績單中,也有難以量化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成就。比如,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涌現,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可選擇的商品和服務更為豐富等。

這份成績單中,還有很多內在的、深層次的、靜悄悄的成效。比如,理念的轉變、制度的不斷完善、作風的改進和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等。

站在不同角度,看這份成績單有不同的感受。總的來看,去年中國經濟發展既有量的增長,也有質的提升,還有無形的積極向好的變化,應該說成績單含金量很高。

從經濟發展來說,《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去年面臨多重困難挑戰交織疊加的局面,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是多年來少有的,是“幾碰頭”。既有疫情因素,也有疫后經濟恢復的復雜因素。面臨極其復雜嚴峻的局面,我們不僅完成全年經濟發展任務,還出現了許多積極向好的變化,這更為難得。所以,理解、認識去年的成績單一定要看背景。


2.過去一年,我國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有哪些進展?

陰和俊:去年,黨中央深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一步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科技宏觀統籌得到有力加強,重大科技項目加快啟動實施,戰略科技力量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呈現新氣象。

從投入看,全年全國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3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8.1%,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4%,其中備受關注的基礎研究投入達到2212億元,比上年增長9.3%。

從產出看,2023年簽訂技術合同95萬項,成交額達到6.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6%;授權發明專利達到92.1萬件,比上年增長15.3%。

從成效看,在量子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正式投產,C919大飛機實現商業運營,“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組件去年出口增速喜人。

下一步,科技部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科技攻關,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發展要求,深入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持續加強基礎研究,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內核。

二是加強戰略力量建設,也就是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的特色優勢,建設協同高效的戰略科技力量,打造科技強國建設的國家隊。

三是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強化政策協同,擴大開放合作,匯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為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創新動力。


3.為何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在5%左右?

黃守宏:這是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包括國內國際形勢,包括“需要”與“可能”,可以說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而制定的。

從當下看,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風險都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速。根據就業跟經濟增長的對應關系大體測算,要實現就業目標,經濟需要保持5%左右的增速。

從長遠或者從中長期來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就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根據各方面的測算,要實現這一目標,大體要保持5%左右的經濟增速。

從“需要”來講,可能目標定得高一點更好,但是如果沒有支撐,達不到也不行。因此,從“可能”來看,要綜合分析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支撐條件和有利因素進行權衡。

近段時間,不僅國內,在國際上包括IMF等國際機構和經濟學家,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都做過預測。僅從基本邏輯、基本常識的角度看,今年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速是有條件有支撐的。

首先,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因沒變,而且很多方面在顯著增強。《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諸多優勢,包括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眾多的人才優勢等。

其次,今年以來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在增多,去年制約經濟發展的一些不利因素趨于弱化。比如,在防范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方面,雖然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但今年和去年比,總體是向好的。

再者,政策從實施到見效需要一個周期,去年以來采取的一些重大措施的政策效應在今年持續顯現。

此外,在應對前幾年困難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財政金融狀況看,中國政府負債率不到60%,金融總體穩健,宏觀政策還有較大空間。如果將來中國經濟遇到超預期的沖擊,或者國際環境發生超預期變化,政策工具箱里還有儲備工具。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總體來看,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去年經濟增速能達到5.2%,今年實現5%左右的增速是完全有可能的。


4.下一步擴大內需主要從哪些方面發力?

黃守宏:國內需求一直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這些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超過90%。《政府工作報告》對此作出部署,主要有3個方面。

第一,促進消費穩定增長。首先,今年將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去年以來,村超村晚、冰雪旅游、跨界聯名都很火,城市街道小店游、鄉村慢游成為打卡新熱點,國貨潮牌受到消費者歡迎,今年要圍繞擴大新型消費繼續發力。其次,提振大宗消費,包括汽車、家電等,這方面既有新增的,也有更新換代的。再者,推動服務消費擴容提質。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消費呈持續增長態勢,今年要繼續順應態勢采取一些新措施。

第二,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一方面,發揮好政府的投資帶動效用。力度上,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專項債都比去年有所增加;投資方向上,主要投向科技創新、節能減排、民生保障等補短板、增后勁的領域。另一方面,穩定擴大民間投資。去年有關部門制定了民間投資促進政策,今年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新舉措。

第三,促進投資和消費有機結合。今年更注重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前不久,中央財經委員會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一項重要任務,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件事既有促進消費的意義,也有促進投資的意義。此外,要積極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具有綜合效益,是投資、消費相結合的內需大平臺。去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6.2%,與發達國家80%以上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由此可見,我國新型城鎮化還有很大發展和提升空間。


5.國資委將如何指導中央企業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張玉卓:用3個字概述中央企業今年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高”“質”和“量”,即高水平的協同,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

先說“量”。去年中央企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實現銷售收入40萬億元,增加值10萬億元,利潤2.6萬億元。特別是在投資方面,去年中央企業總投資6.2萬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09萬億元,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2%,比全國增速3%高出大約8個百分點;初步統計,拉動社會投資超過10萬億元。

再說“質”。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首先要提高各方面效率,包括資本效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科技產出效率等。我們淡化了對規模的考核,現在要朝著做強做優的方向努力。

中央企業不同于一般企業,必須在承擔國家責任、為老百姓做事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中央明確“三個集中”,就是要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我們的目標是,中央企業與“三個集中”相對應的資產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談到“高”,主要是講高水平的協同。去年中央企業的采購量為13萬億元,通過采購直接拉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200萬戶。近期,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計劃啟動,發布了1000多項清單,和5000多家企業建立了深層次合作關系。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后續還將公布一些產業鏈共融名單,推動各類所有制企業協同發展。

我們要激勵企業大膽創新,破除一些影響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國有汽車企業發展不夠快,因此,我們調整政策,對3家中央汽車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單獨考核。在燃油車仍有優勢的情況下,企業布局新能源汽車,初始投入較大,如果考核當期利潤,不利于全速推進。所以,要破除政策障礙,考核技術、市場占有率和未來發展等。(何   珺)

文件閱讀
    相關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