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汽車產銷實現“開門紅”
繼多家車企陸續發布“戰績”宣布“開門紅”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披露的行業整體數據再次印證了“開門紅”這一積極信號。
據中汽協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60.6萬輛和6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10.6%;新能源汽車延續快速增長勢頭;整車出口保持較高水平。“一季度,汽車行業經濟運行起步平穩,實現良好開局。”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
梳理往年數據可見,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量為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值。從2019年到2023年,過去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量依次為633.6萬輛和637.2萬輛、347.4萬輛和367.2萬輛、635.2萬輛和648.4萬輛、648.4萬輛和650.9萬輛、621萬輛和607.6萬輛。
一季度產銷量同比增長的動力何在?陳士華介紹,春節后,各企業新車集中上市,車展等線下活動陸續開展,部分地區出臺以舊換新等促銷政策,拉動汽車銷量環比同比呈現較快增長。
乘用車和商用車產銷均表現良好。一季度,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60.9萬輛和56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6%和10.7%;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9.7萬輛和10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和10.1%。同時,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339.2萬輛,同比增長26.4%,市場份額達到59.6%,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
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客車和貨車產銷均呈增長態勢。具體來看,1—3月,客車產銷均完成1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3%和13.6%。與上年同期相比,三大類客車品種今年一季度產銷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中,中型客車增速最為顯著。貨車產銷分別完成88.3萬輛和91.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4%和9.7%;與上年同期相比,輕型貨車產量小幅下降、銷量小幅增長,其他三大類貨車品種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
“前3個月商用車產銷量增長原因有兩點:一是國內商用車企業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且得到了海外市場的認可;二是車企對2024年國家經濟恢復抱有一定信心,提前生產備貨,使得國內商用車生產和批發數據表現較好。”陳士華說。
中汽協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延續快速增長勢頭。1—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市場占有率達31.1%。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三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量呈不同程度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能源汽車中,純電動汽車增長放緩,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則代替純電動汽車成為增長最為迅猛的汽車類型。
出口方面,當前整車出口依然保持較高水平,為拉動行業增長繼續發揮積極作用。1—3月,我國出口汽車132.4萬輛,同比增長33.2%。其中,乘用車出口111萬輛,同比增長34.3%;商用車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27.5%。傳統燃料汽車出口101.7萬輛,同比增長36.3%;新能源汽車出口30.7萬輛,同比增長23.8%。(王 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