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春風入田野 新版指南繪就鄉村振興路線圖
近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信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聯合印發《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以下簡稱《指南2.0》),旨在進一步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由之路。2019年5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對數字鄉村建設作出系統安排。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辦公廳聯合發布《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以下簡稱《指南1.0》),指導各地積極開拓創新,打造了一批具備復制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然而,從幾年的實踐看,全國數字鄉村建設仍處于深入探索的關鍵階段,面臨數據整合共享機制仍需健全、內生發展動力仍需加強、可持續發展模式仍需探索等問題。此外,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對新形勢下數字鄉村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面對數字鄉村建設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和新要求,《指南2.0》應運而生,旨在指導各地更準確地把握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任務和目標方向。
《指南2.0》在《指南1.0》的基礎上進行了5個方面的優化完善。第一,將“公共支撐平臺”內容納入“涉農數據資源”,以強調更好地發揮數據要素價值。第二,將“智慧農業”單獨成章,更好地指導各地智慧農業的發展。第三,將“建設發展模式”和“建設過程管理”整合優化為“建設方法”,進一步突出指南的可操作性。第四,細化保障措施,補充市級層面工作任務,明確省、市、縣三級任務分工。第五,結合近幾年的創新實踐成果,對典型案例進行了優化完善,提升指南的可參考性。
《指南2.0》面向省、市、縣三級相關政府部門,適用于指導縣域數字鄉村建設、運營和管理。按照“建什么、怎么建、誰來建”的思路,從建設內容、建設方法和保障機制等方面構建了數字鄉村建設框架,共包括4個部分19條。
其中,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包括數字鄉村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框架。第二部分是建設內容,包括鄉村數字基礎設施、涉農數據資源、智慧農業、鄉村數字富民產業、鄉村數字文化、鄉村數字治理、鄉村數字惠民服務和智慧美麗鄉村。第三部分是建設方法,包括規劃設計、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保障、強化多元共建、加強安全保障、深化試點探索、營造良好氛圍。
《指南2.0》立足實際、服務大局,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新形勢下數字鄉村建設的新要求。總的看,有以下3個特點。
一是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數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各方主體要緊密配合、上下聯動,按照“平臺上移、服務下沉”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國家級、省級系統平臺等資源,推動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數據資源整合共享。
二是更加強調因地制宜,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根據各地發展基礎、區位條件、資源稟賦,采取相應的發展策略和政策舉措,分類有序推進,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和面子工程。
三是更加突出多方參與,數字鄉村涉及應用場景多,既涉及產業發展,也涉及公共服務,需要準確把握不同場景下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以市場化方式激發各類主體活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為推動各地用好《指南2.0》,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宣傳解讀,組織行業專家開展內容解讀,指導各地結合本地區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同時,以開展第二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為契機,鼓勵各地用好用活《指南2.0》,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路徑模式,打造典型發展樣板。(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