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激發汽車市場活力 新能源車表現亮眼
在多重因素推動下,我國汽車市場表現出一定的增長勢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7.2萬輛和241.7萬輛,產量環比下降1.4%,銷量環比增長2.5%,同比分別增長1.7%和1.5%。銷量環比同比均實現小幅增長,顯示市場需求正在逐步恢復。
“近期中國汽車市場利好政策不斷,充分釋放消費潛力。”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5月,我國經濟總體產出繼續擴張,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持恢復發展態勢。不僅汽車銷量同環比均實現小幅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銷和汽車出口也延續快速增長態勢,中國品牌繼續保持良好表現。
綜合前5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8.4萬輛和114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和8.3%,產銷增速較1—4月分別收窄1.3個和2個百分點。“由于去年同期我國汽車產銷基數較高,加之當前內需市場壓力很大,今年累計增速或呈現持續下降態勢。”陳士華預測道。
具體到乘用車方面,5月產銷分別完成205.1萬輛和207.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0.1%和3.7%,同比分別增長2%和1.2%;1—5月產銷分別完成970.9萬輛和976.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1%和8.5%。
在乘用車市場中,中國品牌市占率居高不下。5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132.3萬輛,同比增長20.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3.7%,比上年同期提升10.2個百分點;1—5月,共銷售598.7萬輛,同比增長25.2%,市場份額為61.3%。
1—5月,汽車銷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975.4萬輛,同比增長8.7%,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4.9%,高于上年同期0.3個百分點。其中,前3家銷量達396.6萬輛,同比增長3.9%,市場份額達34.5%。
汽車出口方面,1—5月累計達230.8萬輛,同比增長31.3%。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32%;商用車出口37.2萬輛,同比增長27.9%。在整車出口前10企業中,從增速上來看,比亞迪出口17.9萬輛,同比增長1.6倍;長城出口16.3萬輛,同比增長65.2%;長安出口23.9萬輛,同比增長64.1%。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的步伐持續加速。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4萬輛和9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3.3%,市場占有率達到39.5%;1—5月,分別完成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市場占有率達到33.9%。數據背后,印證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需求不斷上升。
分驅動形式來看,與上月相比,純電、插電式混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產量下降、銷量增長,其他兩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
1—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335.6萬輛,同比增長32.5%,占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的86.2%,與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前3家銷量達197.6萬輛,同比增長18.8%,市場份額達50.7%。
近期,汽車市場政策利好不斷,為新能源汽車持續快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財政部下撥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汽車以舊換新工作開局良好。工信部等5部門發布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加快補齊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使用短板。
業內分析認為,以舊換新政策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極大地推動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此外,中國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持續投入和創新,使得國產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相比而言,盡管歐美市場增長放緩,但隨著充電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和技術不斷進步,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有望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
談及汽車市場發展趨勢,陳士華表示,當前我國汽車市場內需增長相對緩慢,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加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形勢依然嚴峻,汽車行業總體運行依然面臨較大壓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行業穩定發展。(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