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天然氣消費持續增長 內需市場展現強勁動力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23年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健回升與市場調節機制的日益強化,我國天然氣消費重回快速增長軌道,消費規模再創新高。同時,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結構優化顯著,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進一步增強,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天然氣發展勢頭足。
一是消費市場蓬勃發展,結構持續優化。全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9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6%,增量達282億立方米,標志著中國天然氣市場重回快速增長軌道。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提升至8.5%,較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體現了能源消費結構的持續優化。從消費結構來看,城市燃氣消費以10%的增速領跑,占比達到33%,特別是公服商業、交通物流領域快速恢復,LNG重卡銷量激增,居民生活與采暖用氣也保持穩定增長。工業燃料用氣受益于工業生產提速及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同比增長8%,占比高達42%。發電用氣同樣表現不俗,同比增長7%,新增氣電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總裝機規模達到1.3億千瓦,顯著增強了氣電在電力頂峰保供中的能力?;せ视脷鈩t保持基本穩定,占比8%。地域分布上,廣東、安徽和重慶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消費增速超過10%,展現出區域市場的活躍與多樣性。
二是勘探開發成果豐碩,增儲上產成效顯著。2023年,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陸上超深層、深水及非常規氣勘探均傳來捷報,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等盆地相繼發現千億立方米級大氣區,為增儲上產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國天然氣(含頁巖氣、煤層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達到1.2萬億立方米,產量則達到232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6%,連續7年增產超百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突破960億立方米,占比高達43%,成為推動增儲上產的重要力量。致密氣、頁巖氣、煤層氣等各大板塊均實現穩步增長,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三是進口渠道多元化,LNG進口增速由負轉正。全國天然氣進口總量達到16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9%。管道氣與LNG進口均實現增長,其中管道氣進口量67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2%;LNG進口量984億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長12.6%,成功扭轉上年負增長態勢。新簽LNG長期購銷協議連續3年保持高位,新履約長協合同量達914萬噸/年,進一步穩定了進口來源。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儲氣能力大幅提升。為支撐天然氣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加快了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年新增長輸天然氣管道里程超4000千米,總里程達到12.4萬千米。多個重大工程順利投產或開工建設,區域管網供氣韌性顯著增強。同時,儲氣能力建設也取得重要進展,全年新增儲氣能力76億立方米,多個地下儲氣庫及LNG接收站相繼建成投產,全國LNG總接收能力達到1.2億噸/年左右。
五是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市場活力顯著增強。為進一步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中國不斷深化油氣體制改革。通過放寬礦業權人綜合勘查開采條件、優化礦業權出讓制度管理方式等措施,持續提升礦業權市場活力。同時,完善天然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機制、修訂天然氣利用管理辦法等舉措也有效促進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規范性。天然氣線上交易品種日益豐富,市場活力顯著增強。
《報告》還梳理總結了過去10年進展和成果。一方面,國家加快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天然氣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上游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油氣市場體系加速形成。
同時,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價格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發揮。干線管輸價格形成機制由“一線一價”“一企一率”逐漸調整為“一區一價”。成立上海、重慶等多個天然氣交易中心,交易方式更加靈活,價格發現作用逐漸顯現。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持續突破,有力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工程技術與裝備創新取得新突破,為我國油氣增儲上產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數智化轉型卓有成效,天然氣管道輸送與儲存取得系列技術創新,儲運關鍵設備及施工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
《報告》指出,步入2024年,全球天然氣市場展現出復雜而多變的態勢。上半年,盡管全球天然氣產量維持在高位,但受制造業活動疲軟及采暖季節用氣需求不旺的雙重影響,市場供需關系保持寬松,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天然氣庫存水平高企,導致國際氣價經歷了一系列震蕩下行。與此同時,中國天然氣市場持續展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
具體而言,1—6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10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7%,顯示出內需市場的顯著活力。分行業來看,天然氣發電領域因補位水電需求及氣電裝機容量的增加,實現了快速增長;城市燃氣用氣量亦呈現較快增長,特別是在交通領域,LNG的經濟性優勢凸顯,促進了LNG重卡銷量的增長,進而帶動用氣量的快速增加。工業用氣則受到經濟持續向好的拉動,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化工化肥行業的用氣量也實現了小幅增加。
在供應端,國內天然氣產量達到123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4%,顯示出國內生產能力的穩步提升。同時,天然氣進口量也大幅增長,達到90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8%,其中管道氣進口377億立方米,LNG進口525億立方米,進一步豐富了國內天然氣供應結構。
展望今年下半年及全年,《報告》指出,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預計將繼續維持寬松態勢,但地緣政治沖突、制裁與反制裁措施以及極端天氣等因素仍將為市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在國內,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回升向好,天然氣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2024年全年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4200億至42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至7.7%;天然氣產量則有望達到2460億立方米,增產幅度持續超過100億立方米。中俄東線進口氣將按照達產計劃增加供應,LNG進口也將維持增長態勢。
為應對這些挑戰與機遇,《報告》提出,天然氣行業將深入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持續加大增儲上產力度,加快推進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促進天然氣與新能源的融合發展。同時,行業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統籌,為能源安全保障奠定堅實基礎。在新一輪油氣市場化改革的引領下,行業將致力于推進基礎設施的高質量公平開放,深化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強化自然壟斷環節的監管,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此外,還將務實推進能源國際合作,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天然氣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