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氫能產業穩中求進 創新驅動未來
近日,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發布了《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這份由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會同北京國氫中聯氫能科技研究院聯合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共同編制的報告,全面系統地梳理了2023年全球及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現狀,并對2024年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為行業內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指導。
《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氫能產業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年,中國氫能產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氫能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完善產業發展基礎性制度體系,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產業規模方面,中國氫能整體規模保持平穩,產業集聚效應趨勢凸顯。截至2023年底,全國氫氣產能超過4900萬噸/年,產量超過3500萬噸,同比均增長約2.3%。這一產量主要作為合成氨、甲醇以及煉化等工業過程中的中間原料,顯示了氫能在中國工業體系中的重要地位。煤制氫、天然氣制氫和工業副產氫仍是我國氫氣供應的主要來源,而電解水制氫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也實現了穩定發展,產能達到45萬噸/年,產量約30萬噸。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氫能產業自主研發水平顯著提升,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隨著國際氫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也加快了氫能裝備的迭代升級,為氫能產業的多元化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氫能國際貿易的加快部署和國際氫能價格的持續下降,也為我國氫能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報告》還關注了全球氫能產業的發展動態。《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氫能產業發展戰略不斷更新,氫能產量保持增長態勢。各國紛紛將氫能視為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對氫能產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氫能國際貿易的加快部署,不僅促進了各國之間的氫能技術交流與合作,還推動了全球氫能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在多元場景試點方面,全球范圍內氫能應用的多元化趨勢加速顯現。從交通運輸到工業制造,從建筑供暖到儲能調峰,氫能正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關鍵核心裝備的迭代加快,也為氫能應用的拓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
展望2024年,《報告》指出,中國氫能產業將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并在多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首先,政策引領將進一步強化。國家將出臺更多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各地也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氫能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確保氫能產業的順利推進。
其次,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將得到進一步加強。中國將加大對氫能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通過加強與國際先進水平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國氫能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再次,示范推廣和多元化產業化將有序進行。中國將積極推動氫能示范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通過示范項目的成功實施,帶動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將鼓勵和支持氫能產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推動氫能在交通、工業、建筑等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最后,合作交流將賦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國將加強與國際氫能產業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同時,將推動國內氫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發展格局。
可以看到,《報告》的發布,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中國氫能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更為我們指明了氫能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大背景下,中國氫能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有理由相信,在國家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氫能產業將為我國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劉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