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舉辦
12月11日,以“守正創新 質勝未來”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杭氧杯”第三屆全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創新大賽頒獎活動在杭州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執行副會長羅俊杰,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沈凱波,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姚建中,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甘小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王軍先后在會上致辭。
羅俊杰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機械工業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產業規模和經濟指標穩定增長?,創新驅動重大裝備取得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速?,以及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市場知名度的品牌產品和優勢企業。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羅俊杰也提醒,要清醒地認識到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受到國際市場及地緣政治的影響,機械工業仍存在低端產能過剩、價格內卷、高端供給不足、產業基礎不牢、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要有前所未有的緊迫感,科學研判、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繼續推動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
結合行業實際,羅俊杰對下一步發展提五點建議。一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鞏固提升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裝備等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和發展布局,增加高端供給。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
二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機械工業深度融合,加快謀劃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布局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實施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行動,推行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強化精益生產理念,倡導“工匠精神”。加強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進實施品牌戰略。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分行業、分步驟深化5G+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賦能,加快數字技術在機械工業全行業全鏈條的應用。推動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數字化工廠轉型試點示范,總結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模式。
三是穩步推動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產業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擴大綠色低碳產業規模。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節能高效機電產品,積極推進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氫能等清潔低碳能源技術裝備的開發應用。積極開發基于互聯網與物聯網的節能技術裝備、儲能與多能互補技術裝備。積極鼓勵企業加快推進清潔生產、綠色制造,加快研發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與工藝、技術標準,研發推廣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開展熱處理裝備熱效率提升、熱能再利用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
四是加快優質企業培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加快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單項冠軍、小巨人和優質領航企業。積極推動優質企業間戰略合作,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龍頭。梳理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關節點企業,給予重點扶持,發揮鏈長企業作用。努力搭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合作平臺,構建相互促進、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統籌推進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在工業母機、儀器儀表等重點領域加強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
五是大力推進實施卓越質量工程,倡導開展產品質量分級。近日,工信部等部門發布了《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取得積極進展”等發展目標。機械行業要認真抓好組織實施,引導企業深入開展質量管理能力評價,不斷提升質量水平,開展試點示范,多維度、多視角、多層面擴大宣傳先進典型。同時,要建立產品質量分級制度,通過產品質量分級消除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質量信息差,引導企業培育優質產品和品牌,引導社會形成良好的消費理念,提振消費信心。
此次大會特邀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分別做了題為《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與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
此外,杭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羅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認證質量管理數字化首席專家汪泰然、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昱等行業專家分別發表主旨演講,從產品創新、運營管理、企業文化、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分享經驗與展望未來。專家們提出,質量問題并非局限于產品本身,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涵蓋了產品、技術、管理、文化,甚至供應鏈在內的系統化、規模化、全面化的戰略體系。
據悉,“杭氧杯”第三屆全國機械工業產品質量創新大賽自啟動以來,得到了全行業的熱烈響應。經過評審,本屆大賽共241個項目獲獎,其中金獎30項、銀獎100項、優秀獎111項,1家單位獲得特別貢獻獎。會議期間,大會組織獲獎企業代表赴杭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萬馬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