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瑞: 二十年匠心獨運 打造線切割數控領域的行業標桿
作為線切割數控領域的領軍人物,無錫市比奧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奧迪”)總經理李東瑞為自己二十年如一日的專注與執著深感自豪。這份矢志不渝的堅持,不僅推動了他與團隊的飛躍式成長,也為整個線切割行業數控系統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持續的創新動力。
在制造業加速邁向高效、智能新時代的背景下,線切割行業正經歷自動化和柔性化的深刻變革,憑借對行業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以及在線切割數控領域多年積累的研發經驗,李東瑞帶領比奧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線切割行業智能化轉型的領航者與典范。
專注創新 引領企業飛躍發展
從初創時的篳路藍縷,到如今的市場領軍者,李東瑞用20年的時間,書寫了一段關于專注與創新的傳奇故事。
“我從小就有一種冒險的精神,喜歡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談起當初創立比奧迪的初衷時,李東瑞回憶道,這種對挑戰的渴望,如同種子般深植于他的心中,為日后的創業之路埋下了伏筆。
二十多年前,李東瑞在大學的一次實習經歷中,目睹了一幕令他至今難以忘懷的場景。那是一臺從德國進口的先進數控機床設備,價值高達4000萬美元,在當時堪稱天價。然而,這臺昂貴的設備卻只能作為參觀品,無法真正投入生產。
“我們當時很疑惑,為什么這么好的設備不能使用呢?”李東瑞回憶道。經過詢問,他得知由于設備過于昂貴,工廠擔心一旦使用出現問題,將無法承擔維修費用,更無法找到專業的維修人員。這一幕深深觸動了李東瑞,那時,他就下定決心,將來要為中國人自己的高端數控機床作一份貢獻。
大學畢業后的李東瑞,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接觸到了線切割設備。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始終認為,國內線切割行業需要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數控系統。因此,我決心研發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控系統,來推動線切割行業的進步。”李東瑞說道。盡管他知道這條路可能充滿艱難險阻,但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創業之路。
當時,國內數控系統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技術門檻高,市場競爭激烈。但李東瑞并沒有被嚇倒,他憑借著對技術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著,帶領團隊開始了艱苦的研發之路。
躬身實踐,攻堅克難。在數控軟件的開發過程中,李東瑞和團隊也碰到了不少難題,但他心里始終有個信念——“相信的力量”。“它讓我們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這種無畏讓我們更加專注于技術的每一個突破。也正是這樣的信念,推動著我們在技術研發的道路上,一步步勇往直前。”
憑借著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李東瑞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奮戰,2006年,他成功研發出了《AutoCut線切割數控系統v1.0》,包括Windows PC機+PCI數控板卡1.0+NCCAD1.0軟件。這套系統的問世,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更在快走絲線切割機床上實現了成功驗證,并實現了小批量銷售。
初戰告捷并沒有讓李東瑞停下前進的腳步。隨著線切割行業的不斷發展,李東瑞瞄準了中走絲數控領域。2007—2008年間,李東瑞成功研發出了《AutoCut中走絲數控系統v1.5》,以及國內第一臺帶雙向螺距補償的伺服線切割運動控制系統。隨著產品的不斷成熟和完善,比奧迪的中走絲數控系統逐漸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這些成功案例不僅為比奧迪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為其后續的研發創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信心。
面對客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2018年,比奧迪成功研發出了5軸聯動運動控制一體機(ALL in ONE),并發布了NCCAD2.0軟件,支持線切割自動化。這一成果不僅鞏固了比奧迪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更為其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隨著產品的不斷推廣和應用,比奧迪逐漸形成了更大規模的量產量銷。
然而,創業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隨著比奧迪在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他們也遭遇了軟件知識產權的盜版問題。盜版軟件在市場上流行,價格遠低于正版,對比奧迪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李東瑞和他的團隊毅然決定采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雖然過程艱辛,但他們最終贏得了勝利。這次經歷讓李東瑞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版權保護對于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至關重要。他呼吁國家加強版權保護力度,為創新型企業提供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如今,面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比奧迪再次展現出了其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創新精神。
“近年來,線切割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是未來技術發展的主流。”李東瑞指出,這一變化不僅符合整個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的趨勢,也為線切割行業解決了操作工斷層的問題。隨著70后、80后操作工的逐漸退休,行業面臨人才短缺的危機。而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不僅釋放了大量人工,還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操作者能夠更輕松地管理多臺設備。
“為此,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產品也進行了全面升級,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自動化浪潮。”李東瑞自豪地說。經過幾年的努力,其成功研發出了支持以太網的第二代五軸運動控制器,并率先支持自動穿絲功能。這一成果開啟了線切割行業的“黑燈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機床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自動化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產品推向市場后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截至目前,李東瑞個人和團隊已擁有23項專利技術,同時,AutoCut系統已經累計交付超過20萬套,在中走絲方向市場占有率超過50%,與絕大多數主流線切割機廠家都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成績不僅是對比奧迪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其未來發展的有力支撐。
持續賦能 引領行業轉型升級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比奧迪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李東瑞表示:“我們堅信,線切割行業正邁向一個自動化與柔性化深度融合的新高度。作為數控系統領域的領航者,我們始終站在行業前沿,引領技術發展潮流。”
一直以來,李東瑞的心里始終有一把尺子,默默地丈量著與國外先進數控系統的距離,在他看來,成立企業的目的,并不僅限于實現商業利益,同時更肩負著推動行業前行的重大使命。為此,李東瑞為企業制定了詳細的未來發展規劃。
首先,AutoCut軟件將不斷升級,提供更加個性化、精細化的定制服務,以滿足不同客戶的獨特需求;同時,該軟件將進一步優化對自動穿絲機構的支持,提升機床的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此外,比奧迪還將引入深度學習算法,以科技的力量提升線切割加工質量,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解決方案。
在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方面,李東瑞認為,數控機床企業中最關鍵的是人才,而優秀的人才需要兼具學術與實踐能力。因此,在比奧迪公司,他強調工作人員需打通“任督二脈”,即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同時,為了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比奧迪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們與高校合作開展產學研項目,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同時,還定期組織內部培訓和交流活動,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這些舉措不僅為比奧迪公司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也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回首過去,從快走絲到中走絲,再到五軸聯動與自動化,李東瑞用二十年的執著與創新,不僅見證了比奧迪的成長與壯大,更彰顯了國產數控系統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展望未來,李東瑞表示,將繼續秉承“專心做好一件事,賦能線切割20年”的核心理念,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全球制造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李東瑞將帶領比奧迪將繼續書寫更加輝煌的成就,為線切割行業的進步增添更為強勁的動力。(楊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