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解碼電子信息制造業轉型秘鑰 2027年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劍指85%
為落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鞏固電子信息制造業穩增長內生動力,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近日發布了《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規模總量大,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是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
《實施方案》要求,堅持創新引領、統籌謀劃、因業制宜、安全有序,深化數字技術應用,提高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推動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變革,打造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培育新增長點,加快電子信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根據《實施方案》提出的總目標,到2027年,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基本完善,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85%,先進計算、人工智能深度賦能行業發展。典型場景解決方案全面覆蓋,形成100個以上典型場景解決方案,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形成不少于100家標準支撐面向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專業化服務商“資源池”。標準支撐體系基本形成,數字化轉型人才梯隊基本建立。
到2030年,轉型場景更加豐富,建立較為完備的電子信息制造業數據基礎制度體系,電子信息制造業工業數據庫基本建成,形成一批標志性智能產品,數字服務和標準支撐轉型的環境基本完善,數字生態基本形成,轉型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延伸取得新突破。
《實施方案》部署了5項重點任務:加快核心數智技術攻關應用、“點線面”一體化推進數轉智改、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協同提級躍升、夯實軟硬協同的多元化轉型基礎,以及強化數字化轉型服務保障。
以加快核心數智技術攻關應用為例,《實施方案》提出3個方面的具體要求:推動研究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創新路線圖,研制關鍵工控設備及系統,以及智能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鼓勵產學研聯合建設電子信息數字化轉型創新平臺;加快先進通用技術推廣應用,發揮整機產品和系統創新帶動作用,打造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數智技術應用標桿,加快安全可靠先進工控設備、智能裝備和工業軟件在電子信息制造業應用,鼓勵應用智能感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沉浸音頻等技術推動實數融合應用創新;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加快釋放,大力發展基于數據洞察數據貫通、數據挖掘的新品研發、協同制造、增值服務等新模式,加快推動電子信息產品由數據物質載體向數據綜合服務轉變。
為保障政策落地,《實施方案》提出5項舉措。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合力推進機制,支持組建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家委員會,強化分類指導。二是充分運用現有專項資金渠道,支持共性關鍵技術攻關與數轉智,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賦能作用,將先進適用技術納入支持范圍,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數字化轉型支持。三是強化分析評價,建立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常態化評價分析機制,制定改進提升方案,定期開展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水平監測。四是加強宣傳推廣,定期舉辦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政策、標準宣貫培訓,開展數字化轉型經驗交流、典型應用案例征集和供需對接活動。五是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完善產教供需對接機制,合作建立數字技術實訓基地,依托國家人才工程,培養電子信息制造業科技創新人才,積極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