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部署開展生物制造中試 能力建設平臺培育工作
中試是生物科技創新成果向工業生產轉化的關鍵環節,是生物制造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為認真落實《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加快“化點成珠”“串珠成鏈”,提升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水平,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通知,部署開展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培育工作。
中試平臺,是指在科研成果從實驗室研發階段向大規模產業化生產過渡過程中,提供中間試驗的綜合性支撐平臺。通知提出,要立足產業現狀和發展需求,布局相適應的中試能力和服務體系,鼓勵國家級實驗室、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打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圍繞技術研發、成果轉移和商業化應用各環節重大需求和典型場景開展針對性培育,鼓勵中試平臺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有償服務并實現穩定運營;完善中試裝備標準體系和中試服務規范流程,增強平臺數據安全、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通知提出的目標是:到2027年,力爭培育中試能力建設平臺20個以上,服務企業數量超過200家,孵化產品400個以上,有力支撐創新成果的“小試驗證—中試擴大—產業化應用”。
此次培育的重點聚焦生物制造各領域,培育食品及添加劑、生物制藥、化妝品、化工、能源、酶制劑等重點產品領域的中試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針對生物制造原料迭代演化趨勢,重點培育木質纖維素、一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甲醇等)等生物制造新原料開發利用領域中試平臺,建成多元化原料的特色平臺。
根據通知安排,符合《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培育指南(2025版)》有關要求,已建成且正常運營的中試平臺,可按程序向工信部申請列入“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名單”。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于2025年7月11日前審核并報送相關材料。每省(區、市)推薦不超過5家平臺,原則上不集中在單一方向或領域。
工信部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評價,確定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名單。工信部對名單進行動態管理,對列入名單的平臺每3年開展1次復核,未通過復核的平臺將從名單中撤除。
通知還要求,工信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從全國層面布局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對列入名單的平臺進行跟蹤服務。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要積極培育和建設本地區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
在資源保障方面,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主管部門應發揮產融合作平臺、項目資金等作用,用好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對平臺建設支持力度;完善生物制造中試專業人才培育機制,堅持引培并舉,深化產教融合,支持中試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技術人員參與職稱評定認定。
在優化發展生態方面,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規范生物制造中試項目落地流程,幫助中試項目協調用地規劃、環保安全、建設運營等事項,探索實施部分事項承諾備案制等新型管理機制,支持平臺產能協作、儀器共享等新業態,對建設成效顯著的經驗做法及時開展宣傳推廣。(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