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補短板圈定九大領域
補短板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而基礎設施領域存在的短板眼下尤為值得關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聚焦基礎設施領域突出短板,提出了鐵路、公路和水運、機場、水利、能源等九大領域的重點任務。
近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為增強經濟發展后勁、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帶動就業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今年以來整體投資增速放緩,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較多,一些領域和項目存在較大投資缺口,亟需聚焦基礎設施領域突出短板,保持有效投資力度,促進內需擴大和結構調整,提升中長期供給能力,形成供需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指導意見》,提出4點基本原則。
一是聚焦短板。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圍繞打好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補齊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城鄉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領域短板,加快推進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
二是協同發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項目建設,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補短板重大項目儲備,加快項目審核進度,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三是分類施策。加大對儲備項目的協調調度力度,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建設。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統籌保障在建項目合理資金需求,推動在建項目順利實施,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早日建成發揮效益,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
四是防范風險。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根據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資能力,嚴格項目建設條件審核,合理安排工程項目建設,堅決避免盲目投資、重復建設。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管控好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指導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涉及脫貧攻堅、鐵路、公路和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以及社會民生等九大領域。每項任務都設定了具體牽頭負責的部門。
比如,鐵路領域由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負責,交通運輸部、鐵路局按職責分工負責。以中西部為重點,加快推進高速鐵路“八縱八橫”主通道項目,拓展區域鐵路連接線,進一步完善鐵路骨干網絡。加快推動一批戰略性、標志性重大鐵路項目開工建設。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城際鐵路規劃建設。加快國土開發性鐵路建設。實施一批集疏港鐵路、鐵路專用線建設和樞紐改造工程。
再比如,能源領域由能源局牽頭負責,進一步加快金沙江拉哇水電站、雅礱江卡拉水電站等重大水電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跨省跨區輸電,優化完善各省份電網主網架,推動實施一批特高壓輸電工程。加快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繼續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與節能改造,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做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和重點地區應急儲氣能力建設。積極推進一批油氣產能、管網等重點項目。
《指導意見》還提出了多個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首先,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對接經濟發展和民生需要,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分近期、中期、長期三類儲備一批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重大項目,形成項目儲備和滾動接續機制。
其次,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加強溝通協調,強化督促調度,加快規劃選址、用地、用海、環評、水土保持等方面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遷、市政配套、水電接入、資金落實等推進力度,推動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再者,加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和項目管理。財政部門要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制度,優化專項債券發行程序,合理安排發行進度。允許有條件的地方在專項債券發行完成前,對預算已安排的專項債券資金項目通過先行調度庫款的辦法,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債券發行后及時歸墊。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到了保障在建項目順利實施,加大對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保障融資平臺公司正常融資需求;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等要求。(夏小禾)
- 09-17中非在產業產能和基礎設..
- 06-12威圖助力數據中心及云計..
- 08-28國務院鼓勵基礎設施等六..
- 07-18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標..
- 07-18中國—東盟雙邊貿易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