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讓民營企業盡享政策紅利
“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軍工領域。”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表示,要通過降門檻、降成本、強擔保、防拖欠等措施,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工信部還將圍繞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開展一系列工作。
苗圩表示,近年來,按照“少限制多鼓勵、寬進嚴管”的原則,工信部支持民營企業進入基礎電信業務運營領域,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推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目前共有42家民營企業獲得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二是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截至2017年底,已在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4個城市開展試點,累計批復277家(次)試點民營企業,民營寬帶用戶數近900萬,吸引民間直接投資超過106億元,間接經濟貢獻530億元。
苗圩透露,工信部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信、軍工領域。一方面,通過實施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深化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進一步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運營領域;另一方面,進一步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軍民融合發展,推廣可轉民用的軍用先進技術,促進供需交流。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苗圩特別提到,要通過降門檻、降成本、強擔保、防拖欠等一系列措施,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首先,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機制作用,會同相關部門推進政策落實,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推動研究出臺防止大企業拖欠小微企業款項的行政法規。
其次,落實與相關銀行簽訂的合作協議,擴大小微企業信貸規模。推進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推動政府采購單位和產業鏈核心大企業確認賬款,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門檻。建立小微企業融資白名單制度。鼓勵發展小微企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臺。
再者,發揮好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作用,與財政部共同實施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政策,開展擔保行業社會責任評價工作。
第四,進一步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作用,帶動地方和社會資金擴大小微企業股權融資規模,為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拓展直接融資渠道。
據介紹,目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已有195億元規模的4只實體基金設立完成并投入運營。截至目前,實體基金共完成投資項目194個,投資金額57.2億元,已投資項目中符合條件的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數量149個,投資金額36.4億元,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信息技術等多個行業。與此同時,國家基金通過示范作用,引導帶動部分有條件的省市積極設立地方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初步形成了國家與地方上下聯動、協同發展的局面。
此外,還要開展小微企業融資環境評價工作,了解小微企業融資動態變化情況。開展小微企業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強化小微企業融資技能,提高融資能力。
當然,僅憑外部“輸血”而自身“造血”功能不健全的企業是沒有持續的生命力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作為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必須重視培育其自身競爭力。
苗圩指出,圍繞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工信部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通過梯度培育和引導扶持,在各地認定近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基礎上,通過3年培育600家聚集主業、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專注于細分市場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促其逐步壯大成長為“單項冠軍”企業。
二是開展“互聯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培育行動,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鼓勵大企業及專業服務機構構建面向中小企業的云制造平臺和云服務平臺,發展適合中小企業智能制造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工具包。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建設,大力推動中小企業向云端遷移。
三是繼續舉辦“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著力促進產融對接、項目孵化和落地服務。2018年的創客大賽參賽項目8112個,同比增長92%;共舉辦26場區域賽、23場專題賽,相關機構與大賽24強中的有關項目簽署了投資意向書。
四是推動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3年行動計劃。擬總結推廣一批基于供應鏈協同、基于創新能力共享、基于數據驅動和基于區域生態的融通模式;在中央財政支持下選擇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培育一批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項目。
五是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繼續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在20個城市(包括35個中小企業集聚園區)啟動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城市試點,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下一步,工信部將聚焦解決實際問題,集中針對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具體困難,堅持政策措施要實化、具體化,更具含金量,要讓廣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更具獲得感。”苗圩說。(夏小禾)
- 01-15苗圩解讀高質量發展階段..
- 10-30苗圩:加大供給側結構性..
- 03-07苗圩:新興產業發展和傳..
- 12-05苗圩:智能制造是終級發..
- 05-12工信部部長苗圩先生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