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同比增長23.4%
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是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7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
以2014年新動能指數為100,2015—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分別為124.8、159.1、204.1、269.0和332.0,分別比上年增長24.8%、27.5%、28.3%、31.8%和23.4%。2019年,各項分類指數與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網絡經濟指數漲幅最高,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最大。
“結果表明,2019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繼續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成長,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有力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閭海琪就指數特征進行了解讀。
首先,“互聯網+”深入推進、網絡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提升,為網絡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數字經濟優勢凸顯,網絡消費持續活躍。據測算,2019年網絡經濟指數高達856.5,比上年增長42.0%,對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80.5%。與其他分指數相比,網絡經濟指數增幅最高、貢獻最大。
從主要構成指標來看,2019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預計達13.2億戶,比上年增長3.5%;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1220億GB,是2018年的1.7倍;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49億戶,比上年增長10.3%。
數據還顯示,新興消費快速發展,網絡購物繼續擴大,智能化產品、信息等消費持續增長,線上線下融合步伐加快,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成長壯大。2019年,我國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達到34.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全國網上零售額10.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增速高于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8.5個百分點。
“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外貿增長亮點。”閭海琪稱,2019年,全年新設24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1.9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4%。
其次,創業創新熱潮涌動,市場活力持續增強。據測算,2019年經濟活力指數為313.6,比上年增長7.4%。
從主要構成指標看,2019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數量為2377.4萬戶,比上年增加227.8萬戶,增長10.6%;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預計增至5200家左右,增長約7.4%;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單位數超過14萬個,增長19.7%以上。2019年,創業板、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為9744個,是2014年的4.9倍。
隨著網絡經濟快速發展,快遞業客戶主體和需求不斷擴大,快遞業務應用范圍日益廣泛。2019年,快遞業務量達到635.2億件,比上年增長25.3%,是2014年的4.6倍。
再者,研發投入保持增長,創新驅動引領作用增強。據測算,2019年創新驅動指數為201.4,比上年增長15.6%。從構成指標來看,2019年,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年累計畢業企業數預計為16萬個,比上年增長14.8%;全國研發經費支出與GDP之比為2.19%,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每萬名研發人員專利授權數達到3448件,是2014年的1.5倍。
最后,人力資本不斷積累,知識能力建設成效明顯。據測算,2019年知識能力指數為147.2,比上年增長8.3%,增速比上年加快2.5個百分點。從主要構成指標來看,2019年,我國高學歷、高技能人口比例繼續提高,經濟活動人口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口占比為0.9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四上”企業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比為14.77%,比上年提高0.78個百分點;非信息部門信息人員比重為1.71%,比上年提高0.13個百分點。
此外,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配套政策落地生效,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深入實施,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向縱深發展,有力推動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據測算,2019年轉型升級指數為141.4,比上年增長1.0%。從主要構成指標來看,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1.5%,比2014年提高3.9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2.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8%,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3.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4.4%,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在世界經濟增長低迷、國際經貿摩擦加劇的情況下,2019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增長2.1%,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29.3%。
隨著新動能的不斷壯大,“三新”經濟(即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統計局7月7日公布的另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161927億元,相當于GDP的比重為16.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按現價計算的增速為9.3%,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1.5個百分點。(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