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鏈式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及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產業鏈的傳導效應愈發明顯。”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春曉介紹了中國產業鏈創新的現狀。
曹春曉表示,產業鏈創新需要政產學研用金各方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建立一個互融共生的平臺,促進資源協調,加強不同主體之間的協作,不斷進行模式探索,實現開放合作。而將于12月18日召開的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正是這樣的平臺,對產業鏈式發展十分重要。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4.4萬億美元,與日、德、英、法四國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穩居世界第二位。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0年穩居世界首位。
“我國制造業增加值持續穩居世界首位,說明我國是全球最有潛力的大市場,具有最完備的產業配套條件,是推動全球制造業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我國的工業基礎能力仍有待提升。因此,亟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史向輝說。
他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高度重視對產業鏈和創新發展的投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少于32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少于41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少于17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不少于217個,國家實驗室(含籌備)不少于20個。
此外,“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共批復了16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遍及全國10個省份及直轄市,涉及汽車、機器人、軌道交通、農機、醫療器械、新材料、增材制造、集成電路、電子、傳感器等多個高端制造領域。
曹春曉也提到,2019年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尤其是在國際貿易環境挑戰和全球疫情影響下,保產業鏈供應鏈顯得更為重要。
“一個企業的斷供,可能會導致下游企業的大面積癱瘓,但也正因為產業鏈的各個企業各攻其術,才能滿足目前復雜技術產業的生產要求。”曹春曉強調,要想攻克弱鏈、短板鏈產業,更需要企業之間相互協作,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比率還相對較低,在我國一再面臨被國外“卡脖子”的全球局勢下,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能力來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舉辦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旨在通過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創新鏈和政策鏈的對接,走出一條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的路子,成為一個成熟的示范級產業鏈創新融合平臺。
據介紹,本屆峰會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中關村中企慧聯先進制造產業技術聯盟承辦,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中國軸承工業協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機械工業規劃研究院等多家單位作為支持單位。
峰會期間將舉辦航材產業鏈、鋰電產業鏈、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鏈等創新發展專題論壇。同時,還將召開工業強基一條龍示范企業閉門研討會,對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強基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耐高溫葉片一條龍示范企業、傳感器一條龍示范企業、高性能難熔難加工合金大型復雜構件增材制造(3D打印)一條龍示范企業授牌,并發布《工業基礎指數(2020)》。
“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希望促成研發機構與生產企業的對接,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希望促成生產企業與應用企業的合作,增強產品在市場化階段的確定性;同時我們也提供產業鏈服務,給予企業政策輔導以及資金鏈對接服務,陪伴企業的壯大和成長。”曹春曉說。(夏小禾)
- 12-07三季度招聘求職數據顯示..
- 12-07?11月制造業PMI指數明顯..
- 11-0914部門發文促消費 加..
- 11-09?制造業PMI連續8個月處..
- 11-03SOLIDWORKS 2021新品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