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營商環境加速優化企業滿意度整體較高
受國務院委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一年來的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1月14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總體來看,我國營商環境正在加速優化。
優化營商環境是新時期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重大舉措。近年來,我國持續大力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10月,國務院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成為全球首部國家層面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門行政法規。
“我們選取了《條例》中有硬性改革要求的34個條目,通過企業座談、政府座談、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線上調查等方式進行評估,實地調研了全國9個省市的18個典型城市。”張軍擴介紹,“總體來看,《條例》實施開局良好、取得明顯成效。”
根據評估,《條例》落實工作呈現出3個基本特點:一是總體進展良好。34條有硬性約束的具體條目,達到“基本落實”及以上水平的占90.7%。二是呈現梯度推進格局。東部地區示范領先,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積極跟進。三是企業滿意度整體較高。調查問卷列出的21個《條例》條目中,有20個條目的平均得分在4分以上(滿分5分)。其中,企業滿意度較高的方面是辦稅便利性、企業開辦或變更便利性、減稅降費、政府服務標準化、網上辦事便利性。
實施一年來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一是為抗擊疫情和促進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進一步保護和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三是培育了國際競爭新優勢,各地主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四是促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政府部門的工作重心和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后監管和提供服務。企業普遍認為,“放出了活力、管出了公平、服出了效率。”
“從直接數據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設企業同比增長7.7%,近590萬戶,這是很難得的。”張軍擴說,
由此可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還表示,各地區各部門在實施《條例》過程中也涌現出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比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對標國際先進,著力解決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注重改革創新,加強制度建設,推動數字技術應用,堅持放管結合,確保“放得開又管得住”等。
評估也發現,企業對招投標、中介服務、融資等方面問題反映較多。同時,東部地區與中西部、東北地區之間,省會城市與非省會城市之間,貫徹實施《條例》的進展也不平衡,有些差距明顯。
張軍擴認為,這一差距有來自客觀和主管兩方面的原因。客觀因素是,營商環境的好壞和基礎條件相關。減稅降費、清理賬款拖欠等服務是否到位,和地方財力密切相關,比如東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政府的執法能力、服務水平、財力等都具有優勢,因此企業感受較好。主觀因素是,一些地方對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的理解不夠透徹,對一些重要的、實質性的工作關注度不夠,推動力度也欠缺。
“要解決不平衡的問題,整體推進,需要從兩個方面努力。”張軍擴表示,一方面,各地區各部門需要進一步提升對貫徹實施《條例》的認識,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領導協調推進機制,促進營商環境區域平衡發展。另一方面,對客觀上相對滯后的地方,要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其盡快補齊短板。
他強調,高質量發展首先要靠創新、靠民間投資、靠社會力量,那就必須優化營商環境。只要認識到這一點,高度重視它,就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