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十三五”時期機械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有升

日期:2021/03/01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十三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產業規模保持了穩定增長的走勢。截至2020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92288家,較2015年末增加6833家;資產總額由2015年末的19.27萬億元,增至2020年末的26.52萬億元,累計增長37.66%,年均增長6.6%。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機械聯”)近日發布了“十三五”時期機械行業運行情況。報告稱,“十三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產業規模繼續增長,創新發展不斷推進,產業基礎有所增強,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為完成中國制造強國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產業規模保持了穩定增長的走勢。截至2020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92288家,較2015年末增加6833家;資產總額由2015年末的19.27萬億元,增至2020年末的26.52萬億元,累計增長37.66%,年均增長6.6%。

在產業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機械工業主要生產指標和經濟效益指標也表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機械工業增加值年度平均增速為7.5%。2016—2018年可比口徑下,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為7.6%;2019—2020年可比口徑下,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為3.5%;總量上始終超過20萬億元規模。機械工業利潤總額年均增速為4.7%,總量始終保持在1萬億元以上規模。

受到全球經濟不振、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多方因素影響,“十三五”期間機械工業進出口貿易呈現波動。2016年略有回落,2017、2018年顯著增長,此后總體低迷。5年間,機械工業累計實現進口總額1.55萬億美元,出口總額2.16萬億美元,2017年以來年度進出口貿易總額保持在7000億美元以上;累計實現貿易順差6104億美元,其中除2017年外,其他4年的年度貿易順差均超過1000億美元。貿易順差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機械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報告還指出,“十三五”期間,機械工業產業規模在全國工業中的比重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20年底,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占全國工業的24.1%,資產總額占比20.9%,較2015年末分別提高1.26和1.76個百分點。2020年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占全國工業的比重為21.5%,而2015年末主營業務收入占比為20.8%。但利潤總額占比出現下降,2020年機械工業利潤總額占全國工業的比重為22.7%,較2015年末下降2.58個百分點。

中國機械聯執行副會長陳斌表示,“十三五”期間,國民經濟各行各業都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無論是投資類產品還是消費類產品的需求都呈現出持續升級的趨勢,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對沖了傳統需求不足的壓力。同時,機械工業全行業都在為適應需求升級而努力加快創新步伐,特別是在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設備、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業領域取得了高速發展的業績,而且在機械企業自身生產過程和經營管理中大力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主攻方向的技術改造,為今后的高質量發展積聚了后勁。

不僅經濟運行穩中有升,創新發展也在不斷深入,對此報告重點從3個方面進行了總結。首先,“十三五”時期,我國機械工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業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2016—2020年,共分3批批準建設機械工業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48家。截至2020年底,已掛牌運行和正在籌建的創新平臺241家。通過持續的發展,這些創新平臺已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制造、成形加工裝備制造、工業機器人檢測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其次,2020年機械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16萬億元,同比增長5.08%;實現利潤總額1.13萬億元,同比增長13.07%。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均高于同期機械工業平均增速,分別向上拉動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3.8和9.8個百分點,對全行業實現較快恢復發揮積極的帶動作用。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在全行業中的占比持續提升,2020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占比分別為75.1%和76.95%,比2018年(可比口徑最早年份)分別提高2.93和7.54個百分點。

在創新驅動戰略推動下,一批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重大技術裝備實現突破發展。例如,自主設計建造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核心零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制造。裝機總容量達1600萬千瓦的白鶴灘水電站為目前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水電站的設備制造全部實現國產化。中海油惠州石化120萬噸/年乙烯裝置一次試車成功,其關鍵設備乙烯三機(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乙烯壓縮機)全部由國內企業制造。

此外,報告還重點提到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一方面,企業智能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數字化制造已在機械各領域大范圍推廣應用。工程機械骨干企業相繼構建了自身的數字化研發體系、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推動了研發、管理與服務的升級。部分農機企業通過應用管材激光切割機、焊接機器人、環保涂裝生產線等先進設備,提高了加工制造能力,保證了產品一致性。在鑄造行業,很多規模以上企業已采用自動化生產線,部分企業建成了數字化生產車間,少數企業走在了智能鑄造領域的前沿,如發動機缸體數字化車間、砂型3D打印智能工廠等。

另一方面,服務型制造快速發展。在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降本增效、提高盈利的期望驅動下,一批機械企業緊抓發展機遇,向“產品+服務”的方向發展,提供越來越多的高附加值服務,工業設計、融資租賃、節能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逐步壯大。工程機械重點企業大力推進由工程機械到“工程機械+”的轉型,向主機、服務、配件、租賃、大修等全方位價值鏈經營轉變。電工電器行業部分骨干企業憑借長期專注技術研發能力和完善的產品鏈優勢,整合設計、研發、制造等資源,提供一體化產品解決方案和工程服務,積極開展國內外的EPC工程承包項目。(夏小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