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 新動能持續壯大
國務院新聞辦5月17日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會上介紹,4月,我國工業生產穩中有升,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較快增長。
據統計,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9.8%,比2019年同期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6.8%。從環比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52%。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兩年平均增長1.7%;制造業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7.6%;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1%。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股份制企業同比增長1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8.4%;私營企業同比增長11.2%。
分行業看,4月,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具體包括: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4.9%,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2%,汽車制造業增長7.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7.7%,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22.6%等。
分產品看,4月,612種產品中有445種產品同比增長。鋼材12128萬噸,同比增長12.5%;水泥23928萬噸,增長6.3%;10種有色金屬548萬噸,增長11.6%;汽車227.3萬輛,增長6.8%,其中新能源汽車22.9萬輛,增長175.9%;發電量6230億千瓦時,增長11.0%。
在工業生產穩中有升的同時,服務業也保持增長,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擴張區間。4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8.2%,兩年平均增長6.2%。從行業情況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高于65.0%;同時,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恢復明顯加快。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2.7%,連續3個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數據還顯示,貨物進出口增勢良好。4月,貨物進出口總額31492億元,同比增長26.6%。其中,出口17128億元,同比增長22.2%;進口14363億元,同比增長32.2%。1—4月,貨物進出口總額116237億元,同比增長28.5%。
外貿數據的另一大亮點是貿易結構繼續改善。1—4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6.3%,占出口總額的59.9%。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7.2%,比上年同期提高4.1個百分點。
“受上年同期基數逐步抬高的影響,4月多數生產和需求指標比3月當月增速有所回落。但是,從兩年平均增速和環比增速來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同時,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發展持續壯大,企業預期和效益改善。”付凌暉說。
他提到了4月數據的三大特點:一是生產穩中有升,需求繼續擴大。從生產看,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兩年平均是6.8%,比上月加快0.6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兩年平均同比增長6.2%,雖比上月有所回落,但整體還是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從需求看,出口保持較快增長,4月出口兩年平均同比增長14.7%,比上月加快。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同比增長4.3%,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1—4月,固定資產投資兩年平均同比增長3.9%,比1—3月加快1個百分點。
二是就業總體穩定,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前4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437萬人,就業總體是在擴大的。從價格看,4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9%,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三是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市場主體活力增強。從新動能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2.7%,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1.2%和11.6%,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時,綠色低碳智能型新產品也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和微型計算機設備同比分別增長175.9%、43.0%、29.4%和13.5%,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19%。
從市場主體來看,企業效益持續較快增長,1—3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4倍,兩年平均增長22.6%。從企業預期來看,制造業PMI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連續14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由此可見企業活力在持續改善。
付凌暉總結,4月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復雜,世界經濟恢復很不平衡;國內經濟恢復仍處在恢復進程中,還存在不平衡的現象。近期,工業產品價格上漲較快,加大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壓力。下階段,要繼續抓住當前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科學精準施策,促進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何 珺)
- 03-23今年前兩個月工業增加值..
- 02-012020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
- 08-26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03-23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
- 11-25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