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2025年深圳市氫能產業規模將達500億元

日期:2021/12/29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體系,氫能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示范燃料電池車輛不少于1000輛,建設加氫站不少于10座,分布式能源、熱電聯供及備用電源應用不少于100套、氫能船舶1~3艘、氫能無人機不少于100架。

為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近日,深圳市發布《深圳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指出,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體系,氫能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示范燃料電池車輛不少于1000輛,建設加氫站不少于10座,分布式能源、熱電聯供及備用電源應用不少于100套、氫能船舶1~3艘、氫能無人機不少于100架。

氫能成為擴大綠色產業的突破

可以看到,深圳市在發展氫能方面有較好的基礎。首先,深圳市在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取得突破,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取得了一系列國內領先的技術成果,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解水制氫轉換效率優于國內同類產品15%;在全國率先攻克氣體擴散層連續化卷對卷生產工藝技術并實現商業化應用;石墨雙極板核心指標國內領先;單堆氫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在國內率先突破130千瓦;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質已占據全球80%市場份額。

其次,深圳市氫能產業鏈初具雛形。深圳市擁有近70家創新型企業及科研機構從事氫能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研發出電解水制氫設備、高功率密度電堆及系統、燃料電池重卡和氫能無人機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科技產品,覆蓋了氫氣制取、儲運、加注、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和零部件、膜電極、電堆、系統集成、應用產品、標準測試和運營服務等產業鏈環節,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氫能產業鏈。

最后,產業發展環境較為優越。深圳市擁有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創新優勢突出、規模效益顯著的產業群體,在新技術應用示范推廣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能夠為氫能產品示范和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有力地配套支撐。深圳市內氫源供給相對有保障,可通過谷電或結合可再生能源開展電解水制氫;周邊地區工業副產氫與化石燃料制氫資源豐富,可為產業發展提供豐富氫源供給。

種種跡象顯示,國內外密集發布氫能發展路線圖和謀求搶占產業變革競爭制高點。美國、日本、歐盟和韓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發布氫能發展戰略路線圖,搶占氫能產業發展制高點。我國也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以城市群為單位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鼓勵氫能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北京、上海、廣東等多個省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先后出臺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涌現出一批氫能先進技術和產品的創新性優質企業,初步形成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氫能產業發展集群。

在這一背景下,氫能成為新形勢下深圳市實現碳達峰目標和做大做強綠色產業的重要突破口。氫能作為新一代綠色能源,其技術開發和應用是支撐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和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深度脫碳的重要路徑。前瞻布局氫能產業,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拓展氫能產品市場應用空間,對于深圳市以先行示范標準實現碳達峰以及培育綠色產業發展新優勢、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發展目標明確

規劃對深圳市發展氫能產業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發展生態體系,建成氫能產業技術策源地、先進制造集聚高地、多場景應用示范基地,實現氫能商業化應用,氫能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到2035年,氫能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形成集氫氣制、儲、運、加和用于一體,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氫能產業體系,氫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明顯提升,對深圳市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形成有力支撐。

首先,在創新能力建設方面,建成氫能標準研究、檢測試驗和安全運營檢測3個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深圳市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氫能領域國際國內標準20項左右,新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不少于15家,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部分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替代,產品性能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其次,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建成2個功能配套齊全、引領帶動作用強的氫能特色產業園,形成協同發展、特色鮮明產業集群,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助力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和引進重點領域優質企業不少于100家,產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

最后,實現應用示范推廣。實現氫能在交通運輸、分布式發電、前沿新興及交叉等領域的應用示范,其中示范燃料電池車輛不少于1000輛,建設加氫站不少于10座,分布式能源、熱電聯供及備用電源應用不少于100套,氫能船舶1~3艘,氫能無人機不少于100架。

聚焦五大任務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提出,深圳市將重點完成以下5項任務。

一是,構建標準規范體系。全面推動氫能標準規范體系構建,促進氫能產業安全、快速發展。圍繞氫能產業安全管理和氫氣制、儲、運、加和用等關鍵環節標準缺失問題,建立覆蓋氫能產業上、中、下游的標準規范體系。以提升深圳氫能產業標準制定能力為目標,鼓勵專業機構積極提供標準規范相關服務。充分發揮政府在標準規范實施過程中的引導與監督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在氫能產業規范發展上的主導作用,促進氫能標準規范的有效實施。

二是,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整合氫能領域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業等主體,構建產學研用高度協同的產業創新體系。支持建設氫能創新載體,積極引進和培育氫能專業人才,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加強氫能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關鍵技術實現國產化,解決核心材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依賴問題。瞄準氫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前瞻布局一批戰略性前沿技術探索項目,夯實技術儲備,搶占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

三是,強化產業鏈競爭力。聚焦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精準推進“強鏈、補鏈、穩鏈”,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強化氫能產業鏈優勢環節,支持相關企業及科研機構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聚焦氫能產業發展中急需補齊的短板,重點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引進一批國內外領先團隊和企業,實現關鍵環節自主可控。以氫能產業園和公共服務平臺為抓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和集聚發展,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氫能產業集群。

四是,開展氫能應用示范。充分發揮應用示范帶動作用,加快促進氫能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規模化發展。結合加氫站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推動氫能在交通運輸領域開展長途和重載等典型場景應用示范。面向深圳新基建用能新需求,積極開展氫能在分布式發電、熱電聯產等領域的應用。積極推動氫能在無人機等新興及交叉領域應用,進一步拓展氫能應用范圍。

五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結合各區產業優勢、空間資源、要素稟賦和基礎設施配套等情況,打造特色鮮明、協同發展的氫能產業空間新格局。加快在國際低碳城和求雨嶺規劃建設氫能產業園,引導產業創新資源集聚。在深汕合作區、大鵬新區等區域謀劃建設制氫示范基地,在深圳東西部港口建設氫能產業示范港,在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區域探索建設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融合供能的零碳片區,以點帶面逐步拓展氫能產業發展空間。(楊  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