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升級正當時,銅冶煉行業如何破局?
在人類源遠流長的文明發展史上,青銅冶煉,是人類認識金屬的肇始,亦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也許很難想象,千年之后,在智能化生產踏步向前的今天,銅冶煉的個別工藝過程是依靠經驗指導生產的。
白銀有色銅業公司副總經理李貴寧與
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中國區工業行業總經理張彥達接受采訪
“原料和工藝的復雜性、傳統性,決定了銅冶煉乃至整個有色金屬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相比其他行業要更加困難。”白銀有色銅業公司副總經理李貴寧在以“綠色智能制造 共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的2021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創新峰會上一語道破傳統產業升級的困境。白銀有色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白銀有色”)曾創造過十分輝煌的歷史,也經歷了轉型進程遲滯的陣痛,如今,藉由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白銀有色正在譜寫綠色智能制造的創新篇章,而施耐德電氣助力承載著這家中國一流銅冶煉企業的夢想與榮光。
統一思想 大處著眼
始建于1954年的白銀有色,是國內領先的采礦、選礦、冶煉、加工、化工、科貿和投資一體化的大型有色金屬集團企業,是新中國“一五”時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為國內有色金屬工業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但隨著國內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消費增長速度的明顯回落,以及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帶來的挑戰,有色金屬企業需要以數字化轉型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0年10月,白銀有色與施耐德電氣簽署數字化轉型戰略合作發展協議,共同探索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新模式,助力行業全面的轉型升級。白銀有色銅業公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先行一步,委托施耐德電氣就銅業公司的生產轉型、三化改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智能工廠進行先期規劃和調研,經過30多名專家,3個月的現場調研、交流、走訪,施耐德電氣在2021年3月完成了最終的可行性研究規劃報告,白銀有色銅業公司也設定了三步走的實施路徑。
2021年即為數字化轉型的起步之年,李貴寧表示,“數字化轉型涉及到IT信息技術、OT運營技術、DT數據技術等多維度融合,最終希望系統能夠上升到智能分析這一層次,為工廠的決策提供支持。”
這與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不謀而合,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中國區工業行業總經理張彥達認為,工業轉型升級就是數字化升級,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企業生產運營,提高效率,最終提升的是工廠的管理水平。在具體實施中,首先要統一思想,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小步快跑,自下而上進行互聯、不斷挖掘、迭代,才能在數字化轉型中獲得更好的效果。
小處著手 小步快跑
銅冶煉是典型的流程工業,整個生產過程處在高溫高壓、低溫低壓、易燃有毒等各種極端環境中,數字化轉型實施難度大風險高。李貴寧坦言,“我們每年只有10-15天的檢修期,這也成為了數字化項目上線的窗口期,實施和調試都要在這期間完成。”
憑借豐富的數字化實踐和深厚的技術積淀,施耐德電氣聚焦白銀有色銅業公司最緊迫的需求和痛點,選擇可行的場景進行試點,突破瓶頸,待項目論證成功后再進行推廣復制,大大降低流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風險,提高了投資效益。
目前,白銀有色銅業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完成了一些基礎性工作,重點聚焦智能感知,打通底層設施的數據。包括對生產終端進行了基礎性設施的補充和增加以實現生產數據的實時數據監測和工藝調整;實施項目各子項的互聯互通。后續將在規劃的基礎上,結合下一年規劃藍圖,梳理全廠電力系統智能管控平臺項目,智能行車項目等能源、設備管理,智能運維等方面的項目。最終實現設備層的智能分析、實時監控和預測性維護。
工業軟件的應用也將在未來對白銀有色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助益。以APC專家系統為例,該系統的原理其實就是將表現優良的“老師傅”的經驗用軟件實現,采用APC專家系統之后,企業能有效降低能耗,節約人力,且實現穩定、波動性小的產出水平,實現真正的先進過程控制。目前,施耐德電氣已將APC工業軟件廣泛應用于流程行業中,張彥達認為未來幾年APC專家系統將在實際生產中達到更大范圍的覆蓋。
“我們相信,銅冶煉行業完全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彎道超車’”李貴寧最后表示。來到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施耐德電氣也將不斷以豐富的綠色智能制造經驗助力傳統行業將挑戰轉變為提升效率、綠色和業務韌性的機會,進一步帶動整個產業鏈、生態圈加速轉型,邁向未來工業。(張蘭)

論道數字化與可持續 攜手邁向未來工業 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創新峰會開幕
2021年12月16日——以“綠色智能制造 共塑可持...[詳情點擊]
- 11-08施耐德電氣將攜“零碳城..
- 10-25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
- 09-28減碳賦能 洞見未來 ..
- 09-13施耐德電氣與松贊集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