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工品:在工程機械后市場,“搶蛋糕”不如“重切大蛋糕”
2020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總營業收入突破7000億元,位列全球第一,營收同比增幅超過10%。產業規模增長的同時,近千萬臺的設備保有量延伸出異常旺盛的設備租賃、維修、保養等服務需求,催生著工程機械后市場產業強勁發展。
“成長的煩惱”也隨之而來——從供給端到流通端,該如何解決商品質量層次不齊、偽劣摻雜的難題,如何確保商品價格透明、利潤合理,如何改善原廠配件資源不足、高端用戶需求無法滿足的現狀;從流通端到采購端,又該如何轉變通過熟人介紹和上門推廣等方式獲客的“老路子”,如何顛覆通過人情關系進行客戶留存的舊模式,如何突破因商品品類和服務能力有限導致單個客戶價值較低的桎梏。
很顯然,用戶需要的不只是一臺設備,而是一整套解決方案。易工品正是這樣一個能為理想賦能的角色。源于聚焦精選的堅持和夯實生態圈的積累,易工品旗下工程機械事業部,充分利用產業大數據及數字化技術驅動創新,讓工業變得更高效、更智慧。易工品工程機械事業部副總裁趙國榮分析:“目前可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工業品電商平臺主要分為B2B和B2C兩大類,但這些平臺眼下仍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缺乏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優勢,二是服務支撐能力不足。”
易工品工程機械事業部作為后工程機械后市場的破局者、行業的顛覆者,助力用戶不再為尋找高性價比產品和極致保外服務而擔憂。易工品工程機械事業部副總裁趙國榮坦言,首先,工程機械的用戶集中度不高,不僅對價格極為敏感,且對商品有較高的認知度,因此用戶的訴求主要集中在高性價比產品。其次,工程機械的維修保養周期通常長達數月,如何在低頻消費產品上挖掘出高頻消費潛力,是增加客戶粘性的關鍵。再者,工程機械設備的買賣,需要各種衍生服務支撐,迫切需要通過鏈式服務打通當下服務的斷點、堵點。
對此,易工品工程機械后市場團隊已有所考量。“一是嚴選頭部廠家精品,打通合作商原廠配件渠道,在規模化集采降本的同時,通過認證實現品牌溢價;二是多渠道拉新獲客,持續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大數據精準分析客戶需求,形成高粘性與高互動的護城河;三是先優化線下供應鏈,待服務體系健全之后再逐步引流至線上。”如此一來,“三座大山”便不足為慮。
趙國榮指出,有別于傳統供應鏈的冗長和低效,易工品工程機械事業部通過源頭直采、品牌認證、數字化選品、智能物流、配套結算服務等,充分體現出平臺化服務優勢。
易工品工程機械事業部的“三步走”戰略中,第一步是2021年,在試點省份通過B2B線下貿易驗證供應鏈能力,涵蓋供應商管理、商品中心、采購中心、倉儲系統和訂單履約等各個環節;第二步是2022年上半年,借助已有中臺能力,建設B2B分銷商城相關系統,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合作,逐步實現B2B貿易線上化;第三步是2022年下半年,合作商入駐易工品電商平臺,全域客戶引流,成功打造易工品工程機配平臺。
結語
與其“搶蛋糕”,不如“做大蛋糕”并“重切蛋糕”。作為工程機械生態合作共贏的理想賦能者,易工品工程機械事業部正在加速這一天的到來。而這種不止關注產品本身,更注重生態合作服務的全價值輸出的理念,同樣體現在整個易工品平臺。
中國正處于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兩化深度融合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度應用場景日漸豐滿,工業品B2B、B2C新業態呼之欲出。作為一家工業品供應鏈賦能平臺,憑借在行業浸淫多年的資源和經驗積累,聯合頭部工業生態伙伴——三一集團,易工品目前形成了針對企業大宗集采、企業非生產物料供應、工業品經銷商服務、工程機械后市場深耕等四大板塊的全鏈路管理體系,用科技服務每一位工業參與者。
- 01-07易工品:數字化驅動工業..
- 01-05易工品生態聯盟:開創工..
- 01-05?易工品開啟發展新篇章..
- 12-302022易工品:一元復始 ..
- 12-20重塑供應鏈生態 易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