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八部門聯手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

日期:2022/02/21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工信部等八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主要再生資源品種利用量超過4.8億噸等發展目標。

工信部等八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主要再生資源品種利用量超過4.8億噸等發展目標。

工信部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取得顯著成效。首先,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全固廢生產膠凝材料、鋼渣超音速蒸汽粉磨、工業副產石膏生產高強石膏、報廢汽車智能化拆解、廢舊動力電池高值化利用等先進適用技術得到了產業化應用和推廣。其次,綜合利用產品日益豐富,以尾礦、廢石等固廢為原料生產的砂石骨料、微晶材料、陶瓷材料、合成分子篩、水處理劑、濾料、裝配式墻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及再生金屬、再生塑料制品等綜合利用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再者,發展模式日漸成熟,涌現出貴州省“以渣定產”、承德市產學研聯合集群式發展、互聯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京津冀跨區域協同等多種基于地方特點的成熟可推廣產業發展模式,帶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據行業估算,2020年我國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20億噸,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約3.8億噸,資源綜合利用已經成為保障我國資源供應安全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我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例如,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堆存量多,廢玻璃等低值化廢舊物資回收率低;企業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不高,部分關鍵技術尚未突破,高附加值、規模化利用能力不足;報廢可再生能源設備、快遞包裝廢物等新興固廢大量產生,缺乏有效的利用途徑和技術路線,綜合利用難度大。

為進一步夯實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成效,解決當前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問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工信部組織研究制定了《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按照資源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產業發展能力提升為支撐,推動資源高效利用減少工業固廢產生,推動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推動廢舊產品資源循環再生利用的資源利用,構建資源循環利用管理閉環,著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水平。

在《實施方案》編制過程中,主要遵循三大原則:一是突出問題導向,聚焦制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凝聚各方力量,實施重點工程,積極引導企業開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二是著重強化發展基礎能力,從法規、政策、技術、標準、數字化、試點示范等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對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三是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深入開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培育行業龍頭骨干企業,促進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不斷壯大產業規模。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鋼鐵、有色、化工等重點行業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下降,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再生資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明顯提升;力爭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其中,冶煉渣達到73%,工業副產石膏達到73%,赤泥綜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主要再生資源品種利用量超過4.8億噸,其中廢鋼鐵3.2億噸,廢有色金屬2000萬噸,廢紙6000萬噸。

圍繞構建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閉環管理,《實施方案》提出三大工程。一是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工程。在鞏固“十三五”發展成效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推動工業固廢規模化高效利用。瞄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水平提高的薄弱環節和產業堵點,著力提升復雜難用固廢綜合利用能力,重點推動磷石膏綜合利用量效齊增、提高赤泥綜合利用水平。同時,從推動技術升級和優化產業結構兩方面減少工業固廢產生。

二是再生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持續推進再生資源規范化利用,著力推動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聚焦當前社會關注熱點難點問題,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深化廢塑料循環利用,探索新興固廢綜合利用路徑。

三是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提升工程。從強化跨產業、跨地區協同利用,推動工業裝置協同處理城鎮固廢,推進關鍵技術研發示范推廣,加強數字化賦能和示范引領等方面,持續提升行業發展能力,為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工信部強調,為推進《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應建立責任明確、上下一體、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同時,研究制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管理辦法,鼓勵地方出臺地方性法規,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設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加快標準制修訂。此外,還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國家和地方現有資金、金融渠道和社會資本,支持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強化用地保障,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何  珺

文件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