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合作 海南省加快海上風電項目開發
“從國際經驗看,由近海走向遠海是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漂浮式海上風電則是深遠海風電開發的主要形式之一。”7月8日,在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合作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潘慧敏表示。
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合作論壇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和萬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聚焦漂浮式,邁向深遠海”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會議圍繞在全面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前景、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現狀、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致力于推動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實質性合作和雙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合作
在全面推進“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海上風電作為新能源的排頭兵,正成為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的制高點。“十四五”是中國海上風電走向深遠海、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的關鍵時期。
截至5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1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比例超過45%,海上風電因其資源儲量大、靠近負荷中心等優勢,已成為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我國首個漂浮式商業化海上風電項目,還將在資源和建設條件好的區域推動一批百萬千瓦級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工程開工建設。
“中國政府力爭‘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中國首個漂浮式商業化海上風電項目,還將在資源和建設條件好的區域推動一批百萬千瓦級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工程開工建設。”潘慧敏指出,推動能源變革、應對氣候變化是中歐乃至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和一致行動。中國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積極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
她強調,歐洲是漂浮式海上風電的發源地和引領者,加強中歐在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推動雙方海上風電產業升級,加快清潔能源發展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為推動中歐在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的合作,她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希望中歐雙方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堅定合作信心,依托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等機制平臺,持續推動中歐能源合作走深走實,開花結果。二是作為全球海上風電最重要的兩大市場,中歐雙方應強強聯合,充分發揮互補優勢,加強互學互鑒與研發合作,推動漂浮式海上風電產業早日實現規模化發展。三是堅持務實合作,以項目為載體,激發創新活力,促進中歐先進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應用,為雙方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風電領域的發展離不開與中國的密切合作,歐盟將不斷提升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的知識、技術和政策支持,促進中國和歐盟在海上可再生能源行業的雙贏局面,期待中歐雙方加強在海上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進一步促進中歐關系互惠互利。”歐盟駐華代表團能源與氣候行動參贊傅維恩指出,歐盟將會不斷加強與中國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合作,推動清潔能源尤其是漂浮式海上風電的發展。
對全球第一個擁有商業化漂浮式海上風電場,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風電陣列的英國來說,也希望加強與中國在海上風電產業鏈上的合作。
“英國計劃到2030年漂浮式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5吉瓦。中國擁有世界領先的風機制造商,中英兩國在產業鏈方面形成優勢互補。英國將繼續支持中國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希望兩國繼續加強合作,促進技術和制造產業的交流,為全球漂浮式海上風電的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持。”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代總領事侯禮瀚在論壇中指出。
加快海南海上風電產業開發
海南省擁有全國最大的海域面積,沿海風能資源豐富,是適應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沃土。步入“雙碳”時代,海南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島”,推動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海南省將資源優勢、開發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加快風電開發,培育風電產業,引入風機制造,培育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集群,促進全省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截至目前,海南全省清潔能源消費占比約40%,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約71%,計劃到2035年將分別提高到81%和94% 。‘十四五’期間,還將進一步延伸海上風電產業鏈,規劃建設11個海上風電場,總開發容量1230萬千瓦。”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陳萬馨介紹。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顏人才表示,海南規劃建設的11個海上風電場分別位于臨高西北部、儋州西北部、東方西部、樂東西部和萬寧東南部海域,單個場址規劃裝機容量50萬千瓦到60 萬千瓦,總開發容量為1230 萬千瓦。
“海南擁有優惠的自貿港建設政策,獨特的海洋區位優勢,以及豐富的海上風電資源,希望通過中歐漂浮式海上風電合作論壇,集聚國內外漂浮式海上風電運營管理優秀智慧、交流吸納漂浮式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先進技術和經驗,助推海南自貿港建設,助力全國漂浮式海上風電創新發展。”顏人才說道。
海南豐富的海上風電資源,以及在未來規劃的海上風電藍圖,吸引了國內的風電開發商前來拓展海上風電的疆土,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就是其中之一。
“海南省風能資源優異,沿海海域100米高度以上風速在7.5~9.0米/秒之間,中長期海上風電開發潛力預計可達到5000萬千瓦左右。”中國電建副總經理王小軍表示,中國電建將漂浮式海上風電擬定為重要的研發和突破方向,近期即將在萬寧海域投資建設首個遠期規模為100 萬千瓦的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投產的規模化漂浮式海上風電商業項目。
中國電建作為中國海上風電領域的先行者,具備海上風電全過程開發和技術能力,服務和見證了中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歷程,創造了中國海上風電多個第一和一系列技術創新,形成了體系化的核心技術能力。
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中國電建對海上風電業務制定了周密的計劃,王小軍指出,未來中國電建將進一步完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組織體系,發揮規劃設計優勢,加強科技集成與創新,配置重大海洋工程裝備,增強施工安裝能力,帶動裝備制造發展,布局海上運維業務,推進投建營一體化與 EPC 總承包的雙業務發展模式,大力投入布局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和技術研究。(林 楚)
- 07-112030年全球累計海上風電..
- 04-11鞏固中國海上風電市場龍..
- 02-28明確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
- 12-20未來5年全球海上風電復..
- 12-10海上風電核心技術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