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我國工業實力顯著提升 發展模式持續轉變

日期:2022/10/24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從3個方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工業經濟邁上了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呈現出生產穩定增長、結構優化轉型、多種經濟類型蓬勃發展等特點。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從3個方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

首先,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綜合實力顯著提升。2013—2021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1%,遠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增長水平。2021年,我國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拉動經濟增長3.1個百分點,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8.1%。

隨著工業經濟持續壯大,中國制造水平快速提升。201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總量首次突破20萬億元,2018年突破30萬億元,2021年達37.3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2.6%。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之后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額達28.5%,較2012年提升6.2個百分點,在全球工業經濟增長中的驅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從主要工業產品來看,產量快速增長。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到3594億塊,比2012年增長361.0%;乙烯產量2826萬噸,增長90.1%;天然氣2076億立方米,增長87.7%;發電量8.5萬億千瓦時,增長71.1%;10種有色金屬6477萬噸,增長62.3%;粗鋼10.4億噸,增長43.0%;微型計算機設備4.7億臺,增長46.8%;移動通信手持機16.6億臺,增長40.6%;汽車2653萬輛,增長37.6%。

隨著“三去一降一補”、制造強國戰略等系列措施的逐步實施和鞏固,市場供需達到更高質量平衡,工業企業盈利空間增加,企業效益不斷改善。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8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37.7%,年均增長3.6%;實現利潤總額8.7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40.7%,年均增長3.9%。

其次,工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模式持續轉變。2013—2021年,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9.2%和11.6%,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4和4.8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年均增長13.7%,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年均增長13.6%,醫藥制造業年均增長11.7%,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年均增長10.9%。2021年,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32.4%和15.1%,比2012年分別上升4.2和5.7個百分點。

在工業企業盈利狀況不斷改善的同時,利潤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2021年,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比重為32.1%,比2012年上升1.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利潤占比為20.8%,比2012年上升10.7個百分點。2021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8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46.1%,年均增長4.3%,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高0.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8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1.9倍,年均增長12.6%,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高8.7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年均分別增長14.4%、11.2%。

當前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已進入實質性應用階段,企業在自動化生產、在線運維等方面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2021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36.6萬臺,比上年增長67.9%。科技創新驅動新興產品快速增長。2021年,光電子器件產量達1.2萬億片,比上年增長24.1%;太陽能電池2.3億千瓦,增長42.1%。居民消費升級為新興產品帶來廣闊市場和光明前景。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68萬輛,比上年增長145.6%;服務機器人產量921萬套,增長48.9%;智能手表6687萬個,增長37.0%。

再者,各種經濟類型蓬勃發展,市場主體活力迸發。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成效明顯,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民營經濟煥發活力,外資外貿保持增長,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政策顯效,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具體來看,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50.0%,年均增長4.6%,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整體水平0.7個百分點。2021年,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達6.9%,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整體水平,比2012年提高0.7個百分點。

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盈利和吸納就業能力顯著增強。2013—2021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0%,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整體水平1.2個百分點。2021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44.4%,年均增長4.2%,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整體水平0.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我國以雄厚的物質基礎、豐富的人力資本、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回旋空間吸引了眾多外商投資,外資工業經濟持續增長。2021年,規模以上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63.6%,年均增長5.6%,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整體水平1.7個百分點。2021年,規模以上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工業企業資產總計28.8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67.2%。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等推動外貿市場進一步融合,工業產品出口保持增長,進一步助推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4.5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36.1%,年均增長3.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出口交貨值比2012年增長63.7%,年均增長5.6%。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的比重為51.5%,比2012年上升8.7個百分點。2013年以來,在出口總額中,機電產品所占比重均保持在55%以上,2021年達到59.0%,較2012年提高1.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持續發展壯大,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作出重要貢獻。我國已成為全球唯一制造業全產業鏈國家,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提升,為打造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可靠支撐。(夏小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