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運行呈現五大亮點
2022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形勢,我國機械工業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科技創新成果涌現,行業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全年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對穩定經濟大盤、提振工業經濟、提升外貿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2月15日召開的2022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總結了機械工業運行呈現的五大亮點。
一是強鏈補鏈有序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提速。一方面,機械工業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高端工業母機、精密儀器儀表、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制造能力提升,超大規模電力裝備、大型礦山和冶金裝備、大型石化裝備供給能力升級,為國家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機械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提速。上海交大智邦科技聯合普什寧江機床、華中數控等單位研制的國產裝備轎車動力總成加工生產線在上海通用汽車投入使用,標志著國產化功能部件組成的高端加工中心已能完全滿足高檔汽車動力總成的加工需求。哈電集團成功制造國內首臺增材制造軸流式水輪機真機轉輪,對推動智能制造技術在發電設備制造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太重集團設計研發的國內首臺套“一鍵煉焦”智能化成套設備投入運行,填補了國內焦化行業技術空白。
二是深化創新驅動,重大裝備制造取得突破。截至2022年末,掛牌運行和批準建設的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共計253家。其中,重點實驗室121家,掛牌運行96家;工程研究中心131家,掛牌運行109家;掛牌運行創新中心1家。
同時,企業積極投入研發創新,重大裝備自主創新亮點頻現。東方電氣集團自主研發的首臺國產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在華電清遠華僑工業園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點火成功,標志著我國在重型燃氣輪機領域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中國三峽集團與新疆金風科技聯合研制的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下線,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在高端裝備制造能力上實現重要突破。一拖集團成功研發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喂入量15千克以上的智能化高端收獲機械——東方紅YT6668大型高效谷物聯合收割機,打破國外產品在該領域的壟斷,以高質量農機裝備護航糧食安全。
三是踐行綠色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2年,機械工業能源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0.4%和33.9%,拉動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增長3.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長5.1個百分點。代表性產品風電機組的產量占全年發電設備總產量的比重超過50%。
綠色低碳裝備不斷涌現,有力推動了傳統產業減碳發展。工程機械電動化發展提速,產品體系日趨完善,全年電動裝載機銷量已突破1000臺。特變電工新一代百萬伏變壓器試驗成功,對提升我國清潔能源消納、保障電網穩定運行具有重要作用。中國鐵建不僅為上海市靜安區地下智慧車庫項目打造了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豎井掘進機“夢想號”,還創新提出利用裝配式垂直掘進技術在城市零星土地建造地下立體智慧停車庫的全系統解決方案,對優化城市地下空間利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四是新興產業引領行業提質增效。2022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高于生產指標,其中新興產業的帶動引領作用不可小覷。全年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行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13%,拉動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增長10.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5%,拉動機械工業利潤總額增長11.7個百分點。
其中,能源存儲與光伏設備行業,兩者合計對機械工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62.9%和55.1%。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產業的代表,2022年產銷量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6.9%和93.4%,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
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5G等新技術與機械領域加速融合。濰柴集團建立了由供應商協同研發平臺、發動機智慧云平臺和大數據分析決策平臺三部分組成的工業云服務平臺,為開展智能制造系統建設提供數據支撐。蘭石集團采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圖像處理和數據實時采集分析等技術手段,打造了國內首個核能裝備焊接數字化平臺,其智能化生產系統可實現焊接過程可追溯,并且大幅提升焊接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焊接質量評價的準確度。
五是對外貿易量增質升。2022年機械工業外貿進出口總額為1.0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連續第二年超過萬億美元大關。其中,出口總額7400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4104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
從貿易結構看,2022年機械工業一般貿易出口金額增長12.5%,高于出口平均增速3.1個百分點,占出口總額的71.4%,是帶動機械工業出口總額創新高的主要力量。
從產品結構看,汽車整車、工程機械、發電設備、礦山設備等整機和主機對出口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2022年汽車整車出口超過3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近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挖掘機、電動叉車、金屬軋機和起重機等產品出口量分別增長41.9%、33.7%、51.8%和20.1%。(夏小禾)
- 02-152022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
- 02-152023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
- 01-102023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
- 12-292022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
- 12-20融合創新 科技報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