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加速度 20輛蘇州金龍高端氫能大巴再赴北京
7月3日,“北京氫燃料揭榜掛帥車輛發運儀式”在蘇州金龍園區生產基地順利舉辦。蘇州金龍、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研氫能” )、北京趕趟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趕趟出行”)三方強強聯合,精心研發的20輛蘇州金龍海悅12米高端氫能大巴(以下簡稱“海悅氫能大巴”)正式交付,該批車將投用于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率先實現氫能通勤車領域的商業化運營,為北京氫能示范運行再添靚麗一筆。
近年來,北京氫能示范區以制氫、用氫全產業鏈布局,以交通領域示范應用為突破口,持續擴大氫能車輛應用推廣規模,全力打造“氫能綜合創新生態圈”。
蘇州金龍繼首批氫能公交車輛于大興區成功上線運營之后,再次批量交付20臺海悅氫能大巴服務于北京氫能示范區,可謂意義重大。
蘇州金龍副總經理邱遠紅表示:“用領先氫能科技構建新生態圈,點亮零碳出行新未來,蘇州金龍一直創新不斷。此次交付的20輛海悅氫能大巴是蘇州金龍面向氫能通勤班車市場打造的新一代氫能車型,將進一步豐富氫能示范應用場景,助力北京氫能示范區建設,打通氫能應用新通道。”
趕趟出行是北京廣受歡迎的共享定制班車運營公司,其擁有成熟運作經驗的“移動互聯網+新能源大巴”共享出行平臺,高效集約的出行方式,契合廣大乘客低碳環保出行、舒適經濟出行、安全便捷出行的愿景,引領著北京班車市場的發展風向。趕趟出行此次牽手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從電動班車向氫能班車邁進,也將開辟新的未來,為北京600多萬通勤人員提供零碳出行新體驗。
趕趟出行總經理李創達表示:“此批20輛海悅氫能大巴的引入,是踐行《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推進氫能示范運行的重要項目,也是京津冀氫能示范群在通勤班車場景的重大突破,將打造成為北京氫能示范區園區通勤車示范應用標桿,為國內氫能示范提供重要數據積累。”
作為業內率先發展燃料電池、布局氫能領域的商用車企,蘇州金龍一直是行業發展的先行軍,擁有國家級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發和實驗機構。近20年氫能砥礪深耕中,蘇州金龍通過“商業應用”和“產品技術創新”雙輪驅動模式,先后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豐田汽車等合作,聯合研發氫燃料等核心技術,逐一攻克了“電堆低效運行、系統低溫啟動、系統水熱管理系統余熱利用”等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多項技術性創新突破,產品廣泛應用于長三角及京津等地區,覆蓋城市公交、旅游通勤、物流配送等領域。
此次交付的海悅氫能大巴具有多項領先的優勢。一是車輛動力強、可靠性高。車輛應用蘇州金龍第六代氫能技術,搭載新研氫能115千瓦大功率氫能動力系統,歷經“零部件、系統到整車”的完整而嚴苛的測試,可實現零下30攝氏度低溫啟動、零下40攝氏度低溫存放和停機自保護,性能可靠、經濟高效、功率響應速度更快。
對此,新研氫能董事長洪鑫表示:“針對北方冬季寒冷,新研氫能動力系統采用金屬板電堆,已經實現零下40攝氏度無輔助熱源條件下的啟動,且啟動時間小于30秒,啟動后電堆性能沒有明顯衰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一家致力于氫能源技術革新與應用的科技創新企業,新研氫能擁有一支由“863”首席專家齊志剛博士領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以及豐富燃料電池技術開發與應用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核心研發團隊,技術領先,實力強勁。
二是車輛更加舒適可靠,海悅氫能大巴靜音舒適,且配備了進口氣囊、豪華座椅、超低溫熱泵冷暖空調、腳蹬、USB充電口等貼心細節,增加了通勤乘車的舒適度。
三是可以滿足長續航里程需求,海悅氫能大巴車載儲氫27千克,加氫10多分鐘可續航超400千米,完全滿足運營需求。趕趟出行總經理李創達說,平時公司通勤班車一般早晚一趟,單趟行駛里程在40千米左右,應對如此場景,海悅氫能大巴不需要每天加氫,夏季滿載開空調,也足夠車輛一天半行駛。不僅如此,還可以更好滿足周末公司一些旅游出行接待業務拓展,車輛適用場景更廣。
6月28日,《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方案(2023—2025年)》發布,其中指出:加快推動氫能創新應用,推進綠色氫能在交通、分布式能源領域的示范應用。蘇州金龍將繼續攜手產業鏈各方,整合氫能汽車產業鏈領先技術和優勢資源,實現燃料電池汽車集約化、規模化、一體化推廣,共同構建氫能產業生態,助推國家“雙碳”目標實現。(林 楚)
- 11-28蘇州金龍純電公交圓滿服..
- 11-07蘇州金龍低入口清瀾公交..
- 10-24蘇州金龍新能源環衛車全..
- 08-10蘇州金龍上榜2022年中國..
- 06-20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