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能源成績單亮眼:可再生能源裝機大增 能源投資穩步增長
近日,在國家能源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介紹了我國前三季度能源發展的最新情況。數據顯示,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時,能源投資也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為能源領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規模達到了2.1億千瓦,同比增長21%,占電力新增裝機的86%。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也體現了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其中,水電新增裝機797萬千瓦,風電新增391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更是達到了1.6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137萬千瓦。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突破2億千瓦,成為推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的重要力量。
截至9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已達到17.3億千瓦,同比增長25%,約占我國總裝機的54.7%。其中,水電裝機4.3億千瓦,風電裝機4.8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7.7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0.46億千瓦。這些裝機量的快速增長,不僅優化了我國的能源結構,也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5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0.9%,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5.5%。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合計達134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3%,這一發電量與同期第三產業用電量(13953億千瓦時)基本持平,并超過了同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721億千瓦時)。這表明,可再生能源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在逐步改變著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董萬成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能源行業以更大力度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他從5個方面,總結了我國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呈現的特點。
一是能源供給保障基礎進一步夯實。截至9月底,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1.6億千瓦,同比增長14.1%。煤炭、油氣產能穩步提升,前9個月,原油、天然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0%和6.6%。這些數據顯示,我國在保障能源供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能源支撐。
二是迎峰度夏用能高峰期間,我國能源系統展現出了強大的保障能力。夏季用能高峰期間,通過優化電力系統調度安排,最大程度提升電力輸送通道利用率,增加燃氣電廠天然氣供應,深挖跨省跨區余缺互濟潛力,充分發揮各類電源頂峰保供作用,多措并舉推動供需協同發力,有力保障了全國電力系統高水平運行。這不僅體現了我國能源系統的靈活性和韌性,也彰顯了我國在能源保障方面的綜合實力。
三是能源價格總體保持穩定。今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供需寬松,國內天然氣價格小幅波動。國家能源局統籌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扎實做好煤炭穩產穩供,始終保持國內煤炭供應能力充足,有效發揮了動力煤長協價格“穩定器”作用,確保了全國煤炭價格基本盤穩定。現貨煤價也在合理區間穩定運行。這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7月底,全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2.06億千瓦,提前6年多完成我國在氣候雄心大會上承諾的“到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截至9月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占新增總發電裝機的比重超過80%。同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國和一號”核電示范工程1號機組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這些成果標志著我國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是新動能新活力持續增強。今年以來,我國推動能源領域“兩重”建設,實施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重點推動煤電機組“三改聯動”、輸配電、可再生能源、清潔取暖等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不難發現,隨著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變革和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能源投資也正逐步向綠色低碳、高效智能方向傾斜,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會上,國家能源局總結了今年前9個月,我國能源投資建設呈現出的4個特點。
一是全國能源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能源領域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有力有序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前9個月,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約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2%。這些投資不僅為我國能源領域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分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完成投資額同比分別增長17.4%、15.4%和13.8%。分層級看,國家級項目建設持續推進,省級及以下項目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央企投資持續較快增長,民企投資增速企穩。這些數據顯示,我國在能源投資方面呈現出全面增長的態勢,為能源領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穩步增長。甘肅、新疆、遼寧、黑龍江和河北等地一批集中式風電項目加快推進。集中式光伏方面,云南、新疆、青海、內蒙古、山東和河北等地在建項目投資加快釋放;分布式光伏方面,江蘇、浙江等地發展提速,安徽、廣東等地投資快速增長。此外,山東招遠、江蘇徐圩、浙江三澳、廣東陸豐和廣西白龍5個新核準核電項目也逐步形成實物工作量。這些項目的推進和實施,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擴大和發電能力的提升。
三是能源網絡基礎設施投資穩步釋放。5項在建跨省跨區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資加快釋放,川渝特高壓交流電網主網架建設扎實推進。虎林—長春、川氣東送二線、西氣東輸三線中段、西氣東輸四線等天然氣骨干管網工程投資持續釋放。遼寧、浙江、廣西和山東等地LNG接收站投資快速增長,在建項目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將進一步提升我國能源網絡的輸送能力和安全性。
四是能源新業態投資加快釋放。新型儲能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21.0%,抽水蓄能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45.5%。四川、江蘇等地充換電基礎設施投資加快釋放,廣東、廣西、貴州和云南等地充電基礎設施投資企穩。甘肅、新疆和青海等地一批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項目有序推進。內蒙古在建綠氫制備項目、河南在建加氫設施項目持續形成有效投資。這些新業態的發展和創新,將為我國能源領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國家能源局指出,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儲能等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政策支持,我國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綠色低碳轉型將取得更大突破。同時,能源新業態的快速發展也將為我國能源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和挑戰。國家能源局將繼續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能源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王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