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或在5.5%左右
“展望2025年,機械工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但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因素繼續集聚增多。”在2月14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機械聯)召開的2024年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機械聯執行副會長、新聞發言人羅俊杰預測,2025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
從外部環境分析,機械工業面臨的情勢更趨嚴峻復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5年世界經濟增速為3.3%,未來5年增速大體維持在3%左右,均低于疫情前3.7%的歷史平均水平(2000年-2019年)。
隨著全球經濟增速總體下移,國際貿易環境也在惡化。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地緣政治沖突不斷,近10年全球貿易增速低于全球GDP增速,這與此前20年的趨勢相反。
同時,對外貿易摩擦加劇。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涉華經貿審查明顯增多,特別是多國對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實施碳關稅,以及近期美國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等措施,給中國企業出口帶來嚴峻挑戰。
從國內環境分析,總體繼續向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工作指明方向,提出5個“必須統籌”、部署9項重點任務、指出5個“針對”,為今后經濟工作包括機械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而且,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并未改變,各項宏觀政策措施接續出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多項配套行動方案和實施計劃,大多與機械行業密切相關,將為機械工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2025年“兩新”加力擴圍政策已經出臺并迅速落地實施,將帶動機械產品內需市場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機械工業基礎穩、韌性強、潛力大,行業發展內生動力依然強勁。”羅俊杰分析,首先,機械工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超大規模市場等優勢,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和不斷創新的企業文化,擁有與國內外先進企業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機遇。這些優勢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
其次,機械工業將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創新驅動和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新優勢,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增強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此外,行業及企業奮發努力動力不減,尤其是廣大企業攻堅克難,穩增長保全局,在行業發展中發揮重要引擎和支撐作用。
羅俊杰也指出,行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困難挑戰:市場需求不振,2024年制造業在手訂單指數持續處于臨界值之下的較低水平,年末機械工業訂貨指數較年中高點回落5個點左右;產品價格持續下降,2024年機械工業出廠價格指數降幅總體在2%左右,汽車、機床、光伏設備、機器人等行業反映價格競爭非常激烈;盈利水平明顯下行,2024年機械工業利潤總額自3月開始持續同比下降,全年利潤率較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賬款回收難壓力加大,2024年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達9.1萬億元,再創年度新高,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比全國工業高32.7天;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2024年機械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26.4%,增速比全國工業高14.6個百分點。
談到2025年的行業走勢,羅俊杰認為,未來機械工業發展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綜合判斷,預計2025年機械工業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持續發揮國民經濟重要引擎的作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
- 02-17中國機械工業“新”意盎..
- 02-142024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
- 12-132024年全國機械工業高質..
- 08-20?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
- 08-20機械工業四大難題待解